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三百七十九、太原楊家

    其子楊繼業,孫楊延昭等,一直都總領三州軍務。後到真宗皇帝還將皇家郡主下嫁楊家。到如今,楊家家主楊文廣又知任太原府事,兼領三州軍務指揮使。

    他們楊家歷經幾代經營,太原一帶百姓都不知是天家之軍,只知道有楊家軍,這可不是好事.......”

    李星洲看王通臉色越說越不好,也大概明白過來,他是嫉妒啊。

    想必景國很多大臣對楊家都是這種態度吧。

    畢竟歷代皇帝對楊家都是又給兵權又給政權,還把皇室郡主下嫁到太原楊家那樣偏遠的地方去,能不眼紅才怪。

    可他們都看不到,太原以北就是虎視眈眈的遼國,三州之地接壤遼國,太原這麼多年沒有出事,肯定是楊家人在流血死人。

    景國與遼國對峙主要有兩處大戰場。太行山西面的京北路太原府三州之地,以及太行山以東關北路的真定府北邊,而壓力最大的顯然是太原府。

    好在太原府有楊家,關北真定府有魏朝仁。

    河面秋風一吹,日頭正好,波光粼粼,李星洲腦子經江風滌盪,異常清醒活絡起來,飛快轉動。

    他很快就明白其中關鍵,關北的守軍每年都是禁軍換防的,禁軍將領得皇上兵符,帶領到禁軍從開元達關北換防,然後守兵禁軍又從邊關回開元修養,所有到關北的禁軍聽從節度使魏朝仁指揮。

    但楊家軍不一樣,楊家軍不需要中央朝廷出一兵一卒,他們全靠自己戍衛邊境。

    說白了,朝廷是為了省錢啊!

    養著大批中央禁軍防禦關北一帶防線就已經每年耗費大量錢財,如果再養更多的軍隊去防衛太原以北的防線,國庫就會吃緊甚至赤字。

    而且更要命的是太原夾在太行山和呂梁山之間,地勢高過黃淮海平原,如果禁軍從開元調動,北上太原設防,路途十分艱難遙遠,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

    這種時候還不如放手讓楊家人壯大,讓他們為國守邊,節省開支,皇帝需要楊家人,自然會拉攏他們,但拉攏中肯定還有防備,因為外臣做大,哪個皇帝都不可能放心。

    這點王通不懂,他只知道嫉妒楊家權勢,皇帝當然不會處罰楊家,得罪了楊家誰去面對虎視眈眈的遼國,難道朝廷要把禁軍的數量翻一倍去應對遼國嗎?那景國國庫,每年都要赤字了。

    想通了這些,李星洲心底也多少有了數,關於如何應對楊家,因為他是京北路轉運使,按理來說,太原府府兵他也有權調用。

    ......

    說白了,楊家就是皇帝手中的劍,只要有外敵,皇帝都要依仗他們,這時候誰敢讓皇上折劍,就是大逆不道。

    可一旦外來威脅減弱,皇帝就恨不能趕快折了這劍,因為劍有雙刃,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