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三百四十八、兩個煩惱

    比如被妖魔化的萬曆皇帝,或許他真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沒作為,甚至有損國體的皇帝那麼多,為何在史書裡他被妖魔化,因為他廢除衣冠車馬的限制,百姓愛怎麼消費怎麼消費,只要交稅。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開明朝收商稅的口,引來百官反對。為什麼百官會反對?因為官就是商,官把控著商,明朝可沒有公務員不得經商的規定。

    因為強權在手,官僚把控商業可謂易如反掌,同時也損害市場公平性,禁錮商業發展。

    如此一來,萬曆皇帝收商稅可謂放官僚的血,被百官罵得頭狗血淋頭,還說他不修德行,以致老天降臨禍懲罰百姓,只要他修德行(不徵商稅),情況才會改善。

    不只活著的時候,死了也要被罵,被妖魔化。

    還有歷史上被妖魔化最嚴重的人物之一曹操,為什麼他總被各種罵,京劇裡還是白臉?縱觀曹操一生,或許有惡,但比他惡的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為何不罵別人,就是揪著他罵呢?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曹操提出“唯才是舉”,這與當時世家大族、官卿之家的根本利益大相徑庭。

    漢朝選官實行“察舉制”,意思就是靠名士之流考察,推舉決定誰當官。

    說白了,時間一久就是世家大族掌握仕途,這也是那些官宦世家,名流大族的根本利益。

    可曹操一個唯才是舉,就是不看出身,不看德行君子,不看誰推薦的選用人才,在當時士家大族看來,曹操就是不想讓他們當官,天下的官都該是士族子弟的,這觸犯士族根本利益。

    所以曹操一死,他兒子曹丕就頂不住,趕緊不搞什麼唯才是舉,向士族妥協,搞保證士族子弟能做官的九品中正制。

    而提出唯才是舉的曹操,被當時的掌權者士族,變著法子的罵,便故事罵,寫書罵,畢竟誰叫你動老子蛋糕?

    足見事情並非只是浮於表面的仁義道德、是非黑白那麼簡單,說到底就是利益。

    “太史公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李星洲認真的對詩語說:“你有想過,王府如今這麼多錢財,這麼強悍的資本,支撐著我可以隨意搞火器,造大船,養新軍,不怕損失,可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

    詩語不解的看他一眼。

    李星洲認真道:“當下社會生產力沒有長足進步,王府卻聚集大量資本,或許有些是通過開拓新市場得到的,但大部分卻是從別人手裡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