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兩百六十六、苗頭

    隱約間,自己心中更加不安,這種不安甚至大於對於戰爭勝負的不安,在瀘州經歷的種種,他隱約發覺,一些東西開始在徐國上下有了苗頭。

    如論中國古今,很多人都知道儒學影響中國數千年,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在宋朝之前,儒學確實應該稱為儒學,是一門學問。

    而宋儒理學之後,儒學就該稱為儒教了。它已經不是學問,而是被一些人教條化,工具化,成為統治手段。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忠“與”義”並列。

    在儒學中,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既為義,指人的各種關係,大部分是符合人性的,幾者有前後之別,卻無等級次序之差,同為義字。

    但在宋儒理學之後,義就變成“忠義”。

    “忠義”並列,即是單獨的將君臣關係拔高一個層次,與“義”所包含的所有人際關係合集同級,然後位於義之前,於是儒學就徹底成為儒教,淪落統治工具,而不是人文學問。

    因為宋儒的“忠義”本就是反人性的。

    義本為人的各種基本關係,如果將忠這種本該包含在義忠的君臣關係,單獨拿出來列在“義”之前,就意味著君臣關係大於太天!

    極端的舉例就是如果皇帝讓你殺了自己的父母,讓你奉獻妻女都是理所應當的,都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忠在義前!君臣關係高於夫子、夫婦、朋友等等關係。

    這種反人性的封建禮教遺禍後世接近千年。

    而令李星洲憂心的是,在景朝,他也逐漸感覺到這種苗頭了。最為明顯的就是百姓對他的一味迷信,還有嚴申、起瑞對他不加思考的無條件服從。

    為什麼會是宋?而唐、漢等朝沒出現這個問題,說到底,封建禮教的起源是因文人治世,統治者強勢,文人掌權後想要討好統治者自然不會像武人一樣上陣殺敵,開疆拓土,而是在更加深層次的方面討得統治者歡心。

    文人掌握話語權,於是,在思想層面上拔高皇帝的地位,利用話語權為皇家謀得長遠福祉就成讀書人討好皇帝的終極手段,而聰明的皇帝必然是非常喜歡這種討好的。

    久而久之,由舔狗文人締造的封建禮教就此形成。

    每想到這些,李星洲都一陣後怕,景朝現在已經有了這種苗頭,景朝好就好在樞密使還是武官擔任,若像宋朝那樣掌管全**機要務的樞密使也變成文官的時候,恐怕就要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