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一百七十五、責任分擔

    朝廷眾多大臣並不是不明白軍隊改制的重要性,既然皇帝的開口陳述厲害,那麼肯定很多人都是支持的,可壞也壞在知道的人太多。

    大臣們並非都不忠君愛國,只是當責任分擔之後,就會出現大家都袖手旁觀的局面,一般來說一件事涉事者越多,推行阻力就會越大,道理正是如此。

    如果想要解決其實也簡單,那就是明確責任,精簡參與此事的人員。

    春風呼嘯,整個山頭十分熱鬧,其實李業不過想好不容易過年所以帶著府中眾人出來玩罷了,拜山神反倒是其次。很快護院們麻利的殺好羊,然後架鍋煮起來。

    冢道虞和他的隨從衛川不過兩人,於是乾脆也和王府的人湊在一處。

    李業突發奇想,帶兩個丫頭去後山折了新發的芭蕉葉,準備做叫花雞。大家都很好奇,因為畢竟沒見過雞還能埋在土裡燒的。

    下午,眾人先祭拜山神,然後以天未幕,以地為席,在山上吃了羊肉和可口的叫花雞後才下山,月兒一路高興的唱著歌,蹦蹦跳跳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上山費力,下山卻很輕鬆很多。

    來到山腳李業才發現冢道虞和衛川是騎馬來的,馬就綁在路邊的樹上,忍不住感慨兩人真是心大,這荒郊野嶺的也不怕馬被偷了。

    他們這兩匹是上好戰馬,馬蹄很大,骨架寬,比普通馱馬高大,若是拿去賣至少也是幾百兩銀子一匹,可兩人就這麼隨隨便便拴在路邊就上山。

    一路進京,路上李業沒進馬車,而是坐在馬車轅木上,為了等護院,馬車走得很慢,冢道虞邊走邊問他一些問題,大多跟軍隊改制有關,既然他知道李業也不隱瞞,同樣李業也問了很多。

    雖然他有知識,但要比見識肯定比不上冢道虞,景朝開國以來邊境大大小小衝突不斷,到當今皇上,真說得上國家級別的戰爭就那麼幾次,一次就是南征白夷,一次北伐遼國,然後就是平定吳王,而這幾次大戰主帥都是冢道虞。

    王維曾寫過一首詩叫《老將行》,其中有這麼一句“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用來形容冢道虞再貼切不過。

    可惜景朝文治風氣重,武人不受重視,也不受信任,從樞密使不得直接掌禁軍而是下設三衙養兵就能看出,所以也少有年輕人會願意去聽老將軍說那些事,自己的子女孫侄都是如此,沒想現在有人願意聽,自然越說越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