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六十二、為京都治安操碎了心

    李業不好解釋,為什麼?因為社會認同原理啊!人是渴望他人認同,希望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動物,如果你告訴世人有這麼多人都在犯罪,那麼結果絕對是犯罪率會上升。

    何昭想要通過這些名單來顯示開元府的功績和威嚴,但他卻不懂心理學。零九年的時候英國海關面臨嚴重拖稅問題,只有五成的人按時納稅,稅收不上來。請教心理學專家之後給出的建議是在催稅單上寫上已經納稅的真實人數,一個很大的數字,告訴那些拖稅的人已經有這麼多的人納稅,結果稅收率一下子飆升到九成!

    這就是社會認同的力量。同理李業相信何昭要是把這一大串名單貼出去,絕對只會進一步惡化京都治安,李業也頭大,說出來估計何昭也不懂,誰讓他家也在京都呢.......

    他只好換種說法給何芊解釋:“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想偷鄰居家的羊,只是心存良知還在猶豫要不要動手,這時你們把這名單貼出去,他看到後心中就想原來我們開元府每年有這麼多壞人,那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有什麼好自責的呢?別人可以做壞人為何我不能,於是心無愧疚的偷了。”

    小姑娘聽了他的話有些呆住了:“好像有些道理......”

    社會認同幾乎是人的本能,人們會與大群體保持一致。

    “知道什麼是法不責眾嗎?若是今年罪犯人少自然可以貼出去,昭示法度嚴明,警戒世人。可人多的時候就不行,人一多民心下意識就會靠攏人多的一方,這是一種本能。

    比如今年若只有十個罪犯,你貼出來百姓肯定高呼開元府辦事有力,賊子罪該萬死,哪怕他們是被冤枉的也無所謂.......”

    “我爹怎會冤枉人呢!”小姑娘生氣的打斷他的話。

    李業擺擺手笑道:“我只是舉例而已......但如果今年開元府有一千個罪犯,哪怕他們個個罪有應得,百姓若看到民心會下意識站在罪犯那邊,會想開元府是不是徇私枉法,冤枉好人。這就叫法不責眾,哪怕罪在‘眾’,但也不能責,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