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四十三、太子東宮

    禁軍有三支:御林軍、武烈軍、赤驍軍。總兵力維持四十萬左右,歷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拱衛京都,一部分戍守在外。二者大致相當,每過三年便要換防一次,拱衛京都與外地戍守的部隊調換,能防備外臣作亂,能使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而禁軍由三衙供養訓練。三衙由殿前指揮使、殿前副指揮使、侍衛軍馬軍指揮使、侍衛步軍指揮使掌管,但三衙有權養訓禁軍,卻無權率領禁軍。

    有權調令禁軍的是樞密院樞密使,也就是當朝大將軍冢道虞。而既能調用又能率領禁軍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掌握兵符的當今皇上。

    而當初瀟王卻能獨率赤驍軍扼守北方,權力之大幾乎如有聖臨。

    瀟王也擔得皇上信重,鎮守北關三年間連續挫敗北下遼人,連戰連捷,聲名遠揚。為此皇上開口,中書舍人擬寫,皇上御畫,駁斥司允行的聖旨將赤驍軍改名為嶺捷軍,只為紀念和宣揚瀟王在北方赫赫戰功。

    回京後瀟上朝議政,賜劍履上殿,位列群臣之前,儼然太子待遇。可惜萬萬沒想到,大軍北伐之際,吳王謀逆,天縱奇才的瀟王為保社稷捨命而死,舉國哀悼,皇帝連日不朝,朝野上下人人悽然。

    之後皇帝八年內未提及儲君之事,但終究不敵歲月,年事已高,群臣上表,於是立貴妃之子李承平為太子,入主東宮,開太子府事,設太子六師。

    李承平乃是瀟王異母同胞的弟弟,也正是當今太子。

    ........

    羽承安花了半個時辰左右終於從長春的走到午門,這一段上朝之路歷朝歷代不得代步,不得減免,群臣每日上朝必須走完。

    旨在提醒眾臣勤勤懇懇,身體力行,思苦而知甜。身材微胖的他此時早已氣喘吁吁,府中車馬在午門外等候多時,在下人攙扶下歇息一會兒,上車回府,稍作歇息,換下官袍,換了一身閒裝再次上車匆匆離開。

    外臣入宮並不隨便,有武德司掌管宮門,記錄通報出入,但若是東宮太子示下,武德司武德使也會通融,故而他輕鬆就到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