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謀士

而且秦國雖然實行軍功制,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當兵的,只有‘故秦人’才有資格當兵,如果是‘臣邦人’或者‘夏子’,不好意思,連當兵的資格都沒有。

所謂的臣邦人就相當於戰國時期的少數民族,只不過現在還沒有這個說法,夏子就是父親或母親有一方是秦人的。

而且這年代的人才基本上都出於貴族,平民是幾乎沒有機會受到教育的,但是秦國的舊貴族,被商鞅打掉了……

剩下的那些也要老老實實的從戰場上獲得功勳。

只能說有利自然有弊吧,沒有什麼東西是隻有利沒有弊的,關鍵在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商鞅的改革還為秦國累計了大量中下層的官員,那些在戰場上立功的軍士,稍微培養一下,當個小官,甚至管理一地沒有任何問題。

同時,也讓官府的權力真真正正延伸到了下鄉,後來那些朝代所謂的‘皇權不下鄉,鄉下唯官紳’是絕對不會發生在秦國的。

至於最頂級的文臣,隨便有一兩個掌握大局,讓秦國慢慢發展就行了,實在不行從關東六國挖兩個,只要秦國國力穩定上升,便能碾壓六國。

本來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現在有問題了。

因為趙國的謀士已經多到從治國轉到軍事上了。

之前是你沒有,我也沒有,大家相安無事。

現在是你有了,我還是沒有,秦國頓時不樂意了!

以後秦國的將帥不僅要面對趙國將帥,還要防備那些謀士的計謀,還可能面對將帥謀士的聯合打擊。

這能玩?

也就是這時,秦王稷才發現秦國在文化上相比較山東六國的貴乏,這片土地就不可能孕育出諸子百家的燦爛文化,從根子上就掐死了。

“培養,醫師能夠培養,謀士也能培養。”秦王稷大聲說道。

秦國建造邯鄲學院這種大規模的學院可能有些力不能及,畢竟先天條件不足,但是如果是像魏國西河學派,齊國稷下學宮那樣,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沒有老師,挖就行了,天下這麼大,我就不信沒有幾個在野的。邯鄲學院那麼多祭酒博士,我就不信所有人全部都對趙國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