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鹽鐵專營

    曬鹽還得開闢大量的鹽田,耗費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鹽。

    河東的鹽池完全不需要,濃度已經高到自然結晶了,《水經注》記載:‘渾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凝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

    看到沒,不僅自然結晶,還採不完,氣人不?

    而且純度極高,稍微提純一下便是最上等的精鹽。

    就算不提純,也比大部分鹽要白,可以直接售賣。

    相傳鹽池從炎黃時期就開始開採,到了後世二十一世紀仍然在開採,採了五千年都沒有開採完。

    

    如果不是運輸還要成本,齊國的煮鹽完全不是魏國的對手,魏國依靠價格戰便可以擊垮整個齊國的鹽業。

    至於其他秦國、楚國雖然也都產鹽,但礦鹽和井鹽的開採難度和成本完全沒法和河東的鹽池相比。

    比如李冰在蜀地開採的井鹽,通過開挖水井,汲取滷水,然後熬煮析出食鹽。

    經過這麼多步驟,最後得到的食鹽還是帶泥的,而且挖的水井還經常塌方死人。

    如果不是秦國實行鹽鐵專營,秦國的鹽業早就被魏國擊垮了。

    不過魏國和齊國還算良心,鹽價不算太離譜,一般每石百錢到兩百錢左右,當然,這些是沒有經過過濾、混有泥土沙子的粗鹽。

    至於貴族吃的精鹽,往往要數百甚至千錢一石。

    精鹽太貴,百姓吃不起。粗鹽中雜質又太多,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現在趙國有了自己的鹽,趙括便可以讓所有百姓吃上雪白的精鹽,同時價格又不會提升,甚至還能有所下降。

    “我打算趁機將鹽鐵收回國家專營,你覺得如何?”趙括手指在桌子上不停地敲打,片刻之後,緩緩說道。

    鹽鐵有多大的利潤自是不用多說,齊國自管仲變法始,將鹽鐵之利收為國家專營,使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商鞅變法將鹽鐵之利收為國家專營,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

    漢武帝將鹽鐵收為國家專營,靠它籌集了攻打匈奴的經費,硬生生將整個匈奴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