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是福 作品

151 軍事改革

    李察麾下的騎兵數量一直不多,倒不是李察不重視騎兵,而是騎兵這個兵種實在是太昂貴了!

    從馬匹的選種到培育等等一系列步驟下來,不光要耗費大量金錢,時間週期也不短。

    李察如今才佔領波斯高原多久?

    第一批培育的戰馬還沒有出圈呢!

    所以,李察現在的騎兵,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戰場上得到的戰利品戰馬和從波斯高原掠奪的戰馬。

    然而,波斯高原的領主們戰馬也不多,其他階級更是不可能擁有合格的戰馬。

    而且,李察麾下不僅僅只有驍騎營會用到戰馬,斥候和傳令兵使用的戰馬數量遠超驍騎營本身對戰馬的消耗。

    原因無他,李察麾下的兵力實在是太多了,為了保證數量龐大的軍隊不至於太過臃腫通訊不便,李察必然要分配出大量傳令騎兵負責來回通訊和充當日常信使。

    同時,錦衣衛對小亞細亞地區的探索活動從未停止過,那些探子配備的馬匹是很多的,畢竟李察對情報工作十分重視。

    這就導致除了軍隊之外,其他方面對戰馬的需求反倒更高。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李察的軍隊步戰強悍,可以彌補缺少騎兵的劣勢。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冷兵器時代騎兵兵種是無敵的象徵。

    如果是在大草原或大平原上,這個說法確實沒錯。

    然而,李察佔領的波斯高原上,草原面積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平原面積倒是不小,但都是零碎分散的,每個小平原之間都隔著山林丘陵之類的地形,而且這些平原大部分都建立了城鎮和簡單的防禦工事,根本不是騎兵可以馳騁的地界。

    正因如此,波斯高原只適合小股騎兵做輔助,不適合大股騎兵進行機動作戰,真要是打決戰,在波斯高原有的是地方可以逼迫騎兵下馬步戰。

    這也是李察上輩子歷史上,明明遊牧民族始終佔據騎兵的絕對數量和質量優勢,卻只能劫掠而無法佔據中原農耕文明的原因。

    地形才是冷兵器時代對騎兵最大的剋制。

    歷史上中原大地兩次被外來的異族統治,都不是騎兵立下的功勞。

    第一個蒙元帝國,打下南宋的主力是步兵而不是騎兵,蒙元騎兵不是下馬步戰就是全程當督戰隊,根本沒有蒙元騎兵發揮優勢的餘地。

    當然,蒙元帝國在李察上輩子那個世界中,給人們的印象是騎兵無敵,實際上蒙元帝國的攻堅能力絲毫不亞於他們的騎射能力,只不過蒙元帝國是依靠騎射崛起發家的,才會給人們帶去固有印象。

    後來的滿清帝國,更是一個漁獵民族起家,他們連騎射戰術都是從蒙古人那邊學來的,而且滿清帝國打下中原大地,基本上都是靠著漢奸部隊。

    而那時候的漢奸部隊最牛逼的也是步兵!

    準確來說是槍炮武裝起來的步兵!

    所以,李察根據自己上輩子的歷史得出一個結論。

    除了大草原和大平原地形外,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主力仍然是步兵而不是騎兵。

    這就是李察重視步兵建設的原因。

    其實,只要不是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步兵在野外平坦地形遭遇騎兵也無所謂,步兵立下盾陣,槍矛如林,再搭配弓弩部隊,看騎兵敢不敢往上撞……

    馬上騎射技術再厲害,也不可能比步射遠。

    因為步射可以將弓臂做的更長,弩兵可以手持更沉重,射程更遠的重弩。

    這就導致騎弓的有效射程往往不如步弓和重弩。

    有效射程不如,貼上去騎射不就是找死麼?

    李察上輩子最有名的八里橋戰役,滿清帝國最後一批敢衝陣的騎射軍團就是因為射程問題,用騎射跟人家槍炮對射,結果被殺得屍橫遍野……

    這就是為何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強盛到一定級別後,必然會組建或收編屬於自己的純步兵軍團的緣故。

    驍騎營人數雖然不多,但裝備越來越豪奢,分為兩套。

    一套為騎射裝備,由於火繩槍性能太坑,暫時沒有給騎兵安排,騎兵使用的仍然是破甲騎弓,搭配輕重兩種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