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球的毛毛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要,停?【求訂閱】

    陸餘坐在芝加哥洛約拉大學的球館椅子上,手裡拿著一份球探報告。

    這是芝加哥公牛隊球探關於姚明的報告。

    選秀報告中形容姚明身高非常驚人,良好的身體控制力和平衡力。手感柔和,中投穩定可靠,很難被封蓋,勾手讓人想起賈巴爾。

    可靠的傳球手。

    容易接受指導。

    防守端可以迅速阻斷對手,但正面對抗時招數不多,需要接受體重訓練。

    以上這些特點經常看姚明比賽的老球迷都是非常瞭解的,但報告中有一點是完全出乎球迷預料的。

    那就是球探報告中赫然寫著:移動速度快,腳步非常敏捷。

    這與球迷對姚明的固有印象有很大區別。

    因為姚明給大家的觀感一直是高大強壯,但是移動緩慢,動作紮實但笨重。

    其實最初進入nba的姚明就是以移動速度快,腳步敏捷而著稱的。

    從姚明的頭兩個賽季的比賽表現來看,姚明確實是如同球探報告所說動作和腳步都非常敏捷,移動速度在這個身高裡也非常快。

    但隨著范甘迪的到來,他要求姚明不斷增重成為重型中鋒,增加正面對抗能力,以求在低位和禁區有更強的統治力。

    但隨著體重和對抗能力的增加,姚明的移動速度和靈活性卻大打折扣,漸漸給人慢和笨重的印象。

    與此同時傷病也逐漸增多,僅僅在nba打了8個賽季就因傷退役。

    現在姚明在陸餘的經紀公司下面,陸餘是不會讓訓練師建議他增重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陸餘會盡量避免姚明被火箭選中。

    雖然那是陸餘這一代人的回憶……

    陸餘到現在還記得前世的時候,就在今年的6月27日。

    首都建國門駐京記者站擁擠的辦公室裡,舉辦了nba史上唯一一次在海外為一個人開設分會場的選秀大會。

    在場的人有姚明、他的父母、時任男籃主帥王非、擔任翻譯的籃球評論員徐濟成老師。

    那一天,大洋彼岸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nba總裁大衛-斯特恩用極具辨識度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

    “with  the  first  pi  the  2002  nba  draft,the  housto  yahai  d  shanghai  sharks”!

    電視機前的王非,青澀的姚明,方鳳娣,姚志源擊掌慶祝。

    一晃,到陸餘穿越之前,整整20年了。

    20年的時間,姚明早已不再是身披紅色戰袍的巨人,而是被歲月催成女兆日月。

    而中國籃球,也從那個以為是開始結果是巔峰的歲月,變成了想打奧運會都困難的界外球釘子戶。

    當時湊錢買《籃球先鋒報》、一下課就往家裡跑、網吧跑,或者課間十分鐘一群人圍著一個諾基亞手機看文字直播的火箭球迷,也早已大腹便便。

    在那些年裡,姚明的每一場比賽,都有萬千中國球迷駐足觀看,只要cctv5有播火箭的比賽,各大學校中午的食堂,永遠是人山人海。

    “姚鯊大戰”、“姚麥組合”、“中國德比”...這些詞彙在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上鋪天蓋地地被提及那真的是永恆的回憶。

    現在的兄弟,已經體會不到那種一個班為一支球隊助威吶喊了,那種獨特的歸屬感。

    現在想想,一箇中國球員成為次輪秀都是奢侈了,要能在nba當選狀元,真的牛逼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尤其是放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和社會背景:

    世紀初,中國申奧成功、加入wto,我們像一個剛睡醒的小孩,睜開眼睛,懵懵懂懂地看著這個眼前的世界。

    而在2002年6月27日這天,那個來自上海的東方巨人,稱為the  first  pick...

    別人狀元,扛起的或許是一座城,而姚明,代表的是一個國家。

    就連陸餘,帶著穿越者的優勢,也只是混了一個榜眼。

    今天的試訓一共來了28支球隊,陸餘和克勞斯代表的是公牛隊,nba一共29支球隊,現在還沒有山貓,只有洛杉磯湖人隊沒來。

    而沒來的湖人隊,恰恰後來越發對姚明有興趣。

    但是他們現在有奧尼爾,而且現在也沒有好的選秀權。

    姚明在試訓中跑動和投籃都很流暢,但一對一的時候因為旅程疲勞時差也沒有倒過來,狀態不是很好,身體對抗方面使不上力,還被對手蓋了一帽,令一旁觀看的籃球記者們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