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六十二章 競爭對手

一百五十件瓷器裡,最晚到明代,包括明五彩瓷器,洪武雲龍紋梅瓶,永樂青花“內府”銘梅瓶,永樂青花海水龍紋扁壺,正德黃地青花折枝花卉紋盤等。攝

還有一個讓周至眼饞的好東西——明鈞窯紫紅釉盆。

元代藏品中,包括青花龍牡丹卷草紋雙耳罐,青花牡丹卷草紋梅瓶,青花蓮池鴛鴦紋碗,其中最厲害的一件,是打開任何一本講青花的書籍,必然配有高清照片的——青花魚藻紋大罐。

然而這些東西,都不是安宅英一最重要的藏品,他的最精美的收藏,卻和周至的一樣,是宋瓷。

其中有北宋汝窯青瓷水仙盆,磁州窯黑釉刻花牡丹紋梅瓶,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瓶,南宋官窯八方瓶,龍泉窯青瓷長頸瓶,越窯青瓷刻花捲草紋花口盤,哥窯貫耳瓶,耀州窯嘟嚕瓶等。

五代和唐的文物,則有仕女俑,唐三彩,南北朝雞首龍柄執壺,最重要的一個是黑釉白斑罐,美得不可方物。

所有的這些文物,都被島國定級為“重要文化財富”,其中最重要兩件,被直接定為了“國寶”。

一件是宋代建安吉水的吉州窯油滴天目盞,另一件是元代龍泉窯的點彩飛青瓷玉壺春瓶。攝

油滴天目盞,是建窯的一個品種,建窯瓷器是紅陶胎體,外施厚釉,燒成後釉料中的鐵離子會形成各種璀璨奪目的晶花,最著名的當然是島國收藏的另一個國寶“曜變天目碗”。

這個和當時鬥茶的習俗有關,這個習俗一直在島國流傳,最終演變成了抹茶。

安宅英一的油滴天目盞雖然比曜變天目碗地位稍低一些,但是一樣被列入了“國寶”序列。

另一件“飛青”玉壺春瓶,和安宅英一收藏的唐黑釉白斑罐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的“飛青”,就是龍泉窯青瓷的底子上,有一些花瓣一樣的“赤斑”,在國內叫做“點彩”工藝,在早期青瓷上就多有出現,宋代時期短暫消失,到了元代,又開始以自由活潑的表現形式出現。

重新出現後的飛青瓷點彩,相比以前的那些,釉色更瑩潤,點彩更加清晰靈動,具備一種自然的飛花美感。

安宅英一說收藏的這件,就是元代飛青瓷點彩工藝中的“神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