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零四章 收藏門類

等到一圈連屋子帶傢俱看下來,馮倉又給自己的辦公室添了一個紫檀的博古架,然後聽從了周至的建議,將之前兩個“贈品”放棄了,換成了比較配合展示的“官帽筒”。





管帽筒,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放官帽的筒裝瓷器,可以是圓筒,也可以是六邊筒。





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物事,和一般瓷器都是脫胎於容器的實用器,通常既可以裝飾又可以實用不同,官帽筒雖然是一個筒狀物,但是好多官帽筒的上下都開有以吉祥圖桉外廓如海棠,如意,蝙蝠,燈籠形狀的孔洞,基本上除了放帽子外,再沒有別的實用價值。





關鍵是這東西興起很晚,咸豐年間才開始興盛,到光緒年間才開始流行,剛流行起來就連“官帽”都沒了,卻成了民間嫁娶必備的嫁妝和陳列器。





但這個彩頭遠比最早用作骨灰罈子的將軍罐好得多。





而且官帽筒的價格卻比將軍罐要低,因為皇家也犯不著追求將官帽擺放在漂亮的瓷器上顯擺,因此官帽筒沒有官窯器,都是民窯燒造的。





然而每個末世的民窯情況都類似,清末民窯各種技藝都已經大成,它們也出精品,尤其是寄託款的精品。





經過周至解釋之後,馮倉便將將軍罐換成了一對白釉礬紅福壽連枝花卉帽筒。





礬紅這種釉料顏色既不如鮮紅色那般明豔奪目,又不如黃色那般富麗堂皇,它的顏色介於大紅和黃色之間,又不是橘色,而是更偏向紅色,夾帶著一點黃,有點類似“宮牆紅”的一種色調。





“要受窮,就燒紅”,紅色是一種非常難以把握的色調,大明朝以火德降世,舉國家之力燒造紅釉,結果到了宣德年間依舊失傳,《大明會典》中記載:“嘉靖二十六年,江西布政司奏:鮮紅器重懸賞格,燒造未成,唯可燒礬紅色。”





這裡提到的“鮮紅器”,指的就是明代著名瓷器“釉裡紅”,“釉裡紅”在宣德年間已經可以配合青花或獨自成採,顏色也從發黑發灰的豬肝色和發黃淺澹的“燒飛走白”,變成了真正的“寶石紅”。





這個工藝後來有明一整代都未能恢復,直到清三代才獲得突破。





而礬紅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作為紅釉當中的重器,非常受重視。





督陶官郎廷極帶來了傳統紅釉的突破,到後來燒造那批紅釉的窯口被稱作“郞窯”。諸多紅釉器如“胭脂水”,“珊瑚紅”,“祭紅”,“豇豆紅”,“抹紅”紛紛出現,其中最尊貴的“寶石紅”,被大家稱作“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