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古怪的詩名


  “沒聽說過那是你孤陋寡聞。”四表舅都氣笑了:“不代表人家不出名。”

  “這是《宣和畫譜》裡,《宮室·龍魚·山水》篇裡列傳的人物,傳古也不是姓名,而是法號。”

  宋朝自建國初期,即重視開展古書畫搜訪工作。徽宗時,內府收藏日趨豐富,於是將宮廷所藏的歷代著名畫家的作品目錄編撰成《宣和畫譜》,以備查考。

  《宣和畫譜》和另一部書目著作《宣和書譜》是姊妹篇,作者不詳,學術界有人認為作者是趙佶,也有人認為是由蔡京、米芾所編。

  其實考察書中內容和文風,周至以為應該宋徽宗的授意和親自幹預甚至參與之下,由官方組織人力,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

  全書一共二十卷,成書於宣和庚子。書中共收魏晉至北宋畫家二百三十一人,作品總計六千三百九十六件。並按畫科分為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十門。

  每門畫科前均有短文一篇,敘述該畫科的起源、發展、代表人物等,然後按時代先後排列畫家小傳及其作品。

  此書不僅是宋代宮廷繪畫品目的記錄,而且還是一部傳記體的繪畫通史。

  對於研究北宋及以前的繪畫發展和作品流傳,仍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有趣的是一些著名的傳世畫作,也因為在沒在這部書上出現過,而引發了一些有趣的爭議。

  比如唐代畫家小李將軍李昭道的《春山行旅圖》,先藏於故宮博物院,這幅畫在《宣和畫譜》裡叫《春山圖》,關於兩個名稱究竟是不是同一幅,有無數的考證論文發表。

  還有北宋著名畫家,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因為在《宣和畫譜》中沒有提到過,因而即便是化作裡藏有“范寬”二字,卻依舊有人質疑不是范寬的真跡。

  理由就是范寬本來小名,“寬”在陝西話裡有不大靠譜的意思,是貶義,因此後世有研究者認為範中正不可能喜歡用這個小名,還將之藏在了畫作當中。

  於是周至自然而然就想到一個問題:“那這幅畫,在《宣和畫譜》當中出現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