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七十二章 菜的講究


  聽完李啟嚴的講述,周至三人反倒是鬆了一口氣。

  其實對於收藏家們來說,上展,也是標示實力和炒作藏品的必要手段。

  藏品在重要展會上展出,以及不時在拍賣會亮個相,本身就是“傳世品”的身價標誌,代表著收藏界的廣泛認可,藏家的實力,以及有序的傳承。

  因此本來就是常規操作,能夠吸引對藏品感興趣的潛在買家,本身就是展會的目的之一。

  “這麼說來,李老本身是沒有出手的意願的?”王主任不禁問道。

  李啟嚴倒是沒接這茬,只笑道:“我骨子裡其實就是個商人,什麼收藏家,學者,前者是當年適逢其會,的確收購了不少流落來港島的重要文物,後者是因為喜好而研究,水平也不是多高,全是大家胡亂抬舉。”

  “因此藏品只要價格合適,我還是會出手的,而且近些年來,我這方面的業務都是樂海在打理,一般情況都是基金會內部商討,然後送拍。”

  說到這裡李啟嚴笑了:“你們也知道的,這些年我欠著好些拍賣公司的大人情,都得慢慢還的。”

  “也不一定全都是上拍。”李樂海也對周至幾人笑道:“其實你們應該不陌生的,父親收藏的兩件乾隆轉心瓶,便是通過海通拍賣公司聯絡買家,年前被內陸神秘收藏家購得,在港島也引起過轟動的。”

  】

  王立梅就看向周至,她知道這兩件重要文物重新回到了國內,還知道倆瓶子就收藏在綿堂宅裡。

  但是就連她都不敢相信這是周至私人購入的,只知道這小子背後有王時襄和啟工的影子,而二老背後又是故宮,國博,國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的影子,因此具體是國家行為還是私人行為,她是文物局外事處的,具體的也不是很清楚。

  如今國家也喜歡這麼幹,就是委託比較有影響力的藏家,在國際重要的拍賣會上出價將文物競回,或者通過個人的影響力,通過自己的交情,讓人以比較合理的價格,將文物出讓給國家。

  事實上這些工作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不少文物通過這樣的方式得以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