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


這次首都之行搜刮到的幾件重器,周至也讓江武從歲華軒帶了過來,給大家欣賞。

 
除周至外,所有人裡邊數張誠和孫老的鑑定水平最高,可是就連他們都沒有見過紫定花器。

 
紫定刻唐草梅瓶是孤品,絕對值得好好研究。

 
此外就是雍正御製仿鈞窯玫瑰窯變三足鼎。

 
“瓷三足鼎除了宋代的,都有個特點。”孫老拿著這個鼎正好給眾人科普:“看它的肚子,肚子下有個圓形大底,我們叫做餅乾底。”

 
“這個底越長,年代就越久,越短,年代就越近。”

 
“明代瓷三足鼎,從器型看,餅乾底幾乎與三足平齊,到了晚清,餅乾底幾乎消失不見,只留有三足。”

 
“這個主要跟燒造工藝不斷進步,瓷胎密實耐燒的程度有關係,這個鼎就是標準的雍正器型。”

 
周至豎起大拇指:“孫老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

 
孫老不接受這樣的馬屁:“大開門的東西還一眼看不出來,那還好意思待在工美?”

 
“肘子你之前不是有一個類似的東西,怎麼還買?”唐琪知道這東西是花幾十萬拍下來的之後,就不由得有些納悶,雖然自己現在已經算得上小富婆了,可也就只有三四十萬資產而已。

 
就算有錢也不能這樣造啊!

 
“那個是康熙朝的,豇豆窯變紅石榴尊。”周至耐心解釋:“豇豆紅釉是高溫銅釉,屬於釉中彩,上釉方法是吹紅,就是先施一層底釉,在用蒙紗的竹管將紅釉吹上去,然後再施加一層白釉,入爐燒造。”

 
“豇豆紅釉其實是清代瓷器當中燒造難度極高的一種,帶窯變的就更加難得。”

 
“而鈞釉則屬於低溫裝飾釉,配方複雜,釉水厚實,隨著燒成溫度不同以及爐內氧化還原環境的不同,出爐時各種顏色都有。”

 
“這其實是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特徵,但是恰恰是這樣的不成熟,導致窯變的不可控,造就出瑰麗奪目的釉色。”

 
“這件窯變玫瑰釉就是鈞窯裡邊難得的精品,所以才這麼貴。”說到這裡周至還不忘補充一句:“這還只是雍正的,要是宋金時期的,那可不是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