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九十三章 荷塘月色

    所有人都得到了提醒,紛紛拿起語文書翻到《荷塘月色》那一篇。

    “何老師讀到哪兒了?”

    “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 !第一段末尾,帶上門出去那裡!”

    這時徐老大走了進來,見到這幅場景,來到周至身邊,輕輕點了點講臺。

    周至趕緊跳了下來,低聲道:“徐老師。”

    “這在幹啥呢?”徐老大低聲問道, 這尼瑪一群人拿著語文課本聽英語,看不懂了。

    “在聽《荷塘月色》。”

    徐老大聽了一回兒:“正經是《荷塘月色》?”

    “詞彙量肯定不如正規翻譯,讓老外欣賞人家肯定嫌水平低。這是衛非的姐姐幫我們把生詞儘量換掉後的,給同學們嚐個味兒。”

    “哦。”徐老大又聽了兩分鐘,輕輕拍了拍周至的胳膊:“那今晚自習就交給你了。”

    說完乾脆揹著手,走了!

    每一種語言都有它自己的優美, 這樣的課程別說對夾川的孩子, 就算是再過十年的重點中學課堂都沒有存在。

    但是這樣靈性的課程,帶給所有渴望知識的人,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對於蘊藏在語法當中的美的感悟,在這樣的課程中特別容易得到啟蒙。

    對於現在文科班的同學來說,這些其實都學得差不多了,但是如何將之組織成優美的句子,卻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何秀的朗讀流暢而委婉,就好像一首歌,哪怕是聽不懂的地方,也不妨礙所有人感受到心靈的愉悅。

    這就是聲音的魅力。

    等到聽完一遍,周至開始倒帶,對穆如雲說道:“老穆,我書包裡有中英文對照,發給大家。”

    等到中英翻譯對照拿到手,好多人才發現,媽蛋,聽不懂的東西,看竟然能看懂。

    這就是現在縣中學最大的悲哀,外語的讀寫聽說四項能力, 完全脫節。

    然後好多人就發現, 明明都是自己學過的句型語法,人家這樣組織出來,和自己想出來的,在優雅程度上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這就是高手和低手在表達上的區別,好在《荷塘月色》的中文本來就要求背誦,全體過關,現在將著重點放在翻譯上就好。

    這個研究過程,遠比枯燥地單學一門有意思多了,這既是一門語文課,也是一門英文課。

    而且是比較高端,勉強可以成為英文文學課或者翻譯文學課。

    對於江舒意、葉欣這些英語尖子來說,更是耳目一新。

    因為從初一到高一的外語課本上,她們從來沒有讀出過“優美”二字。

    因此對她們來說,這還是一堂語言美學課。

    這樣的課程效果極好,等到一句一句地聽完第二遍,周至說道:“舒意,你給同學們讀一遍?”

    “啊?”江舒意的臉頓時紅了:“我沒有何老師讀得好……”

    “這設備不行,有點浪費何老師的聲音了。”周至說道:“還是現讀更清晰一點。”

    “那你來讀吧。”

    “男聲沒有女生清晰明亮。”周至笑道:“來試試嘛,要不大家給你鼓鼓掌?”

    掌聲頓時響了起來:“江舒意, 試試!”“我們支持你!”

    江舒意有些扭捏的站了起來:“要是我讀得不好大家別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