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 作品

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一次商定

    而他們得田的代價只是去給富戶們做一場法會,然後便讓富戶們對他們這些“神僕”們“奉獻”。

    這種不勞而獲,靠著雕蟲小技愚弄百姓的行為,諸葛青雲這種儒道並修的人是嗤之以鼻的。

    儒家講求“仁義禮智孝信忠”,而這些和尚們剝奪了百姓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那便是“不仁”奴役百姓成為其佃農則是“不義”,豢養僧兵對抗朝廷便是“不忠”,欺騙地主階層對寺廟奉獻土地便是“不信”。

    勾引良家女子,誘騙與其苟合便是“無禮”。

    這種“不仁,不義,不信,不忠”的組織,早就應該被朝廷處理掉。

    而在巴蜀的時候,巴蜀的一些寺廟的香火還是很旺盛的。

    當年諸葛家作為世家大族,也曾經向寺廟佈施過。

    但是這種奉養佈施,得來的不是這些僧人們口中的“善果”,而是變本加厲的欺騙。

    諸葛青雲的一個族妹,便是因為常年不見有孕,便被騙到了寺廟當中與僧人苟合。

    之後雖然有了身孕,但孩子生下來後,與她的丈夫不像,反而像寺裡的僧人。

    因此被夫家抓住了把柄,不但退了婚讓諸葛家顏面掃地,而且還把這個族妹和孩子一起浸了豬籠。

    而那個欺騙民女的臭和尚卻是什麼懲罰也沒有遭受到。

    到了他們的嘴中就成了“定數”,成了“孽緣”成了“人生劫數”。

    這讓諸葛青雲就有些坐不住了,採花賊們淫辱婦女有朝廷的律法管轄,是直接殺頭。

    而這些和尚們偷了良家女子,致使兩條性命,一個家庭破碎。到了他們那裡就成了“定數”了。

    不過這個和尚雖然沒有得到官府的懲罰,也沒有得到寺廟戒律的懲罰,但是諸葛青雲親自懲罰了他。

    諸葛青雲給自己的這個小妹和妹夫報了仇,他趁夜將那個臭和尚捆了起來,然後做了一個大號的孔明燈,將他綁在了上面,最後送他“上西天”了。

    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