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君 作品

第115章 五年後

    *南水縣發了

    又是一年江南春,清晨,濛濛水汽潤溼了諸多小娘子清薄的裙邊,河面四處都是婀娜的船孃唱著小曲採集晨露。

    南水縣的小碼頭停滿了商船,無數穿金戴銀的富商攜著僕從一下船便不停地張望。

    南水縣已經跟他們記憶中沾滿水漬的小縣完全不同,從前從沒有大商來的巴掌地,如今已經頗有名氣,這幾年在豪門貴族餐桌上嶄露頭角的桃記香豬,已經把別的豬擠兌得見天在圈裡睡懶覺。

    南水縣周圍的豬倌兒日日求神拜佛,盼著天降奇豬狠狠殺殺南水縣的威風。

    有的豬倌兒便罵:“老蠢材這般的不解事,南水縣有個豬祖宗在皇帝跟前兒吃香喝辣,它肯給你一二甜頭還能做豬崽兒的老祖宗?我看不如大夥兒一起去南水縣挑著種豬回來,說不得能沾一二分仙氣,長它八百斤,豬腰子此寒瓜都大些,豈不美哉?”

    誠然小寶在宮裡日日有人洗香澡,還有小關公公時不時帶著它出門遛彎兒,但天下的豬運都跟給小寶一豬佔了似的,這麼些年南水縣再沒出過氣運福豬,個個照死裡吃喝也就能長個兩百斤,就這,還是大桃精挑細選的培育良種的結果。

    但這些豬雖然不及小寶健壯,也長得肉質軟糯,摸起來便如棉花一般軟,做出來更是香嫩可口,豬腥味兒大減,江南近年騸豬的人家越來越多,豬肉儼然已成了一道美食,不復往日輕賤了,桃記香豬更是江南豪門家宴必吃之菜。

    這般日久年深,香豬肉價已經堪比牛羊,這海一般的銀子惹得每年都有諸多提著菜刀的豬販子慕名而來,企圖求得養豬之法。

    南水縣騸豬的一把手是張阿公,養豬的一把手就是大桃,張阿公又是個好為人師的,帶著大桃和牛哥兒開了無數養豬茶話會。

    近一二年下來,附近縣果真有養出好豬賣上高價的。

    眾豬販子對張家師徒多有感念,聽說如今已給人畫了青面獠牙的大像貼在家裡做祖師爺供奉。

    這話兒將小騸豬張的師父老騸豬張氣得幾日沒吃下飯,他如今已認了命,畢竟豬顯見著旺張家。

    但張阿公自覺已經有了美名,少不得再跟沈老孃拼個美貌,立志在有生之年做個美髯公,看著外頭傳過來的醜八怪畫像,一時萬念俱灰,顫聲兒道:“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毀於一旦也!”

    他南水縣小潘安可不是這幅鍾馗相哩!

    一家子險給他笑死,只此後牛哥兒和大桃再不讓這小老頭騸豬,大包大攬,手下沾得豬孫無數。

    有來販貨的客商坐在小攤兒上喝茶,豎起聽隔壁桌這般說,心頭便起了心思賣一二種豬回去自個兒養養看。

    後頭運出來三車的豬,一個十五六歲面色黝黑的少年正一頭一頭地挑。

    往年春天大桃都會回鄉挑豬,他在養殖上很有些靈光,便是隨便養的雞都能比別的重二兩。

    大桃鄉的種豬,年年裡正都得等他來挑。這一二年大桃在松山書院苦讀,除了年節上已經很少回家,他知道自個兒在識字識字識得晚,在唸書上沒什麼大成就,起先還想做投軍做個養馬倌兒,好歹也是個鐵飯碗,且說起選育良種的本事,便是他爹如今也得叫他大爺。

    這話如何捱得一頓好打暫且不提,魚姐兒一聽便咯噔一聲道:“大桃哥,可不能做弼馬溫去!”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張知魚覺得大桃哥去養馬,還不如進了百獸園給皇帝老兒養百獸,好歹也能見著小寶,宮裡還有她小仁叔,怎麼不能給人欺負死了。

    但任何朝代地位最高的永遠是文官,不管養馬還是做百獸園院長,都不如正經做個農官,士農工商,考進縣衙做個小吏,在後勤發光發熱,未嘗不可得到賞識,這般還不會隨意遭到欺辱。

    是以大桃和牛哥兒如今都準備考進衙門做個小吏。

    今年章大郎便推著豬進城來找他,幾人就在松山書院兩條巷子外看豬崽兒。

    大桃挨個摸了一圈兒,便挑了幾隻哼哼唧唧的小豬出來,又提出一隻如珠似寶地捧在手上道:“這,就是今年的豬爺爺。”

    章大郎看著手上這隻柔軟的小豬神色複雜,他硬是瞧不出有哪點兒好,怎就成了豬豬之父了?

    大桃得意道:“我的嘴是被小寶開過光的。”

    章大郎面色古怪地抱著幾個豬爹放到單獨的籠子裡,剩下次一些的便要賣給外鄉豬倌兒。

    有外地來的商人曉得這些是選剩下的香豬種子,都面色一喜,紛紛解開腰包想買幾頭回去。

    大桃笑道:“我們的種豬只賣農戶,你要吃肉,街上到處都有大桃鄉產的豬肉賣。”

    跟在章大郎一塊兒出來的章小京看著爹問:“爹怎不賣給他們,拿了錢買花給娘。”

    章大郎摸摸兒子的頭笑:“你沒聽阿公說麼,盛極必衰,咱們家只拿該拿的才好得久。”

    只有好豬越來越多,農人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大家都好,大桃鄉也就不顯了。

    況且大桃鄉有了香豬已經稱得上獨佔鰲頭,對其他的豬便犯不著看太緊,都是鬥生小民,泥裡打滾的人,在太平年月混口飯吃罷了,何必跟狗大戶似的擠得貧者無立錐之地。

    客商在一旁聽得清楚,看著南水縣人群熙攘的景象,讚道:“南水縣民風如此淳樸,難怪如今蒸蒸日上,把周圍的縣都給比下去了。”

    添茶的小販就笑:“一看客人就是頭回來,南水縣一起養的何止是豬,就是紫茉莉也是家家都種的。”

    客商咂舌:“這般賺錢的營生,張家竟然肯讓全縣的人都一塊兒賺?”

    小販道:“還是我們頭先的縣丞老爺挨家挨戶勸著挪些地兒種的,都是縣衙花錢從張家平價買出來的種子,只是種了張家花種後不能自個兒私下賣,大夥兒都一起跟著張家人往外賣,聽說這樣不容易給人逼死。”

    客商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讓無數女娘愛不釋手的美人面和孩兒面,也是隨著南水縣的小河緩緩流向整個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