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三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更求月票)

    要知道按照宮規,包衣女子小選入宮,要到二十五歲才能放出去。

    到時候想要合適的親事,並不容易。

    也就是核桃運氣好,到了阿哥所。

    等到舒舒與九阿哥出府,核桃就要清退宮冊,轉到她名下。

    自然也不用守著二十五歲歸家的消息。

    核桃提及自己的終身,並不羞澀,大大方方道:“奴才是家裡長女,現在家裡沒有跟叔叔嬸子分家,可是下頭的堂弟們也大了,奴才的兄弟也有成丁那天,總沒有隔房的兄弟還一起過日子的道理,奴才當年是自己張羅小選的,想著攢些銀錢,等奴才兄弟成丁,拿了銀錢給他補個差事,日子也就起來了……”

    宮女的年例並不多,剛入宮一年只有五兩銀子,年份久了,這個銀子就多了。

    可是架不住各種賞賜多。

    入宮當差十多年,正經能攢下不少。

    舒舒自己就是長女,很喜歡核桃這份擔當。

    “你兄弟多大了?沒讀書麼?”

    舒舒問道。

    她記得核桃的叔叔是筆帖式。

    內務府筆帖式是要考的,都是學問紮實的人。

    核桃嘆氣道:“跟十四爺同庚,十一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奴才阿瑪影響,奴才那小兄弟讀書不開竅,叔叔送他讀了幾年書,也就是勉強認識字……補個差事還湊合,要是像奴才叔叔那樣自己考,卻是不能……”

    她有自己的規劃。

    並沒有提婚嫁之事。

    那就是她兄弟沒有立起來前,她沒有相關的打算。

    “你家能送你弟弟讀書,日子也當不錯,怎麼還要入宮賺銀子?”

    舒舒覺得這其中有些矛盾之處。

    核桃道:“是奴才自己的小心思,小選入宮當宮女,得了年俸賞錢都是奴才自己個兒的,攢上十來年能剩下不少,除了兄弟的差事,自己也攢份嫁妝;要是不小選,沒兩年也到了說親出門子的時候,奴才家境尋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就算說親也是差不多的人家,到時候依舊是入宮執役,銀子卻要交給婆家……”

    也是現在的風氣如此,在家做姑娘千般好,到了婆家都要從恭順的小媳婦熬起來。

    舒舒也不點評。

    這也是為什麼內務府包衣為身份驕傲的地方了。

    尋常旗人家,都是男人拿一份錢糧。

    內務府人家,包衣婦人也拿一份錢糧。

    就算是侍候人如何?

    當差辦事,服侍的是宮裡的主子。

    旁人想要入宮執役還輪不上。

    舒舒覺得這真是很有趣的一群人。

    真要說起來,包衣在旗人中的比例並不低。

    上三旗的內務府包衣,與下五旗的王府包衣加起來,佔到京城旗人的六分之一。

    在《八旗疏例》與《大清律》上,只規定旗民之別。

    這個旗人,就是包括八旗軍民與內務府包衣的。

    他們在政治上的權利與其他旗人一樣。

    區別在仕途上。

    科舉考試這樣沒有限定,八旗百姓也好,包衣百姓也好,都是一樣憑成績說話。

    就是旗缺這裡不同。

    限定的比較明顯。

    所以內務府出身的官員,要是能跨出內務府,那就沒有品級太低的。

    大清官場就是如此。

    低品級的缺,限定的十分死,可能固定在某一旗某一參領下。

    越是高品級,反而範圍就大了。

    舒舒就想到之前跟著阿哥們下旗的那些包衣。

    “他們從上三旗劃到下五旗了,你聽過什麼埋怨沒有?”

    核桃搖頭道:“這個倒不曾聽過,還聽說有人羨慕呢……內務府缺多,架不住人口也多,而且現下誰家富裕了,當了大官,就提挈族人子弟,補更多的缺,一來二去的,富的越富,窮的越窮,不少人家就是賣個苦力,什麼正經差事也輪不上……分到王府、貝勒府去,反而是一條出路,除了封爵,各位爺還分莊子、土地、鋪子什麼的,需要人去打理……”

    *

    一萬一千七了,打滾求月票。

    下一章會在8月30號早8點更新,本書首發起點,歡迎大家來起點app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