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80章 青登的授職大典!【4300】


                 統管天下兵馬的兵部省,負責監管該官廳的所有文書檔案的兵部大丞……乍一看很唬人,其實也就是說著好聽罷了。

  在幕府治下的日本談論朝廷官位的具體職責和實際權力,屬實是大可不必了。

  京都朝廷的天皇和公卿們的日常吃穿用度,都要靠幕府和諸藩的接濟。

  軍權、財權和治權,一個都沒有。

  這樣的朝廷,哪還有什麼兵部?

  麾下沒有一兵一卒,這個兵部又有勞什子的權力呢?

  簡單來說,京都朝廷的這些官位基本就是榮譽頭銜。

  某些官位是世襲罔替的。

  公卿們按照家格的高低,分別把持著各個重要官位。

  比如出任正一位太政大臣的人,必須得是五攝家(近衛氏、九條氏、鷹司氏、二條氏、一條氏)或者清華家(久我氏、三條氏、西園寺氏、德大寺氏、花山院氏、大炊御門氏、今出川氏、醍醐氏、廣幡氏)的公卿。

  某些藩國大名也能獲得世襲罔替的官位。

  比如會津藩藩主就世代授從五位上肥後守一職。

  在幕府的精心架空下,朝廷的官位既無實際的權力,也無具體的福利。

  除了使你的名頭更加響亮之外,毫無用處。

  青登的這個「兵部大丞」純屬吊毛用都沒有的虛銜。

  他上頭的兵部卿、兵部大輔和兵部少輔全都空缺著,就等未來哪天有人立下大功了,將這些官位獎賞給人家。

  若從功利性的角度來看,朝廷官位確實是百無一用。

  不過,假使用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來進行衡量的話,獲授朝廷官位實乃莫大的殊榮。

  一來受尊攘運動的影響,京都朝廷的政治地位得到史詩級的加強,朝廷官位的含金量也隨之大大上升。

  二來則是在歷史慣性的驅使下,人們對朝廷官位有一種特殊的「濾鏡」。

  自平安時代以降,那些大人物在幹大事——比如說篡權——之前,總要先獲得京都朝廷的承認。

  最典型的例子,莫屬戰國時代末期的豐臣秀吉。

  並非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開創幕府。

  理論上是必須要武家貴族(源氏、平氏出身)才能夠擔任徵夷大將軍,進而建立幕府。

  開創室町幕府的足利家族(源氏),以及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族(源氏),莫不如是。

  豐臣秀吉是貧苦農民家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