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03章 建設新軍!練兵開始!仁王降臨我身邊!【4300】

  “仁王大人會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練兵呢?”

  走在島田魁前頭的那人聳了聳肩,以滿不在乎的口吻說:

  “還能怎樣?無非就是錘鍊身體、精進武藝、以及教我們如何排列陣型。”

  某人接過話頭:

  “我比較在意的是:仁王大人將會採用哪一流派的兵法呢?倘若是甲州流便好了,這世間沒有比其還要強大的兵法了!”

  又一人加入對話:元寶小說

  “嘿,瞧你這話說的!我這個山鹿流兵法的傳人可沒法苟同啊!甲州流兵法雖強,但我山鹿流兵法亦是不遑多讓!”

  元和元年(1615),德川家康掃平群雄,日本就此進入安穩的和平之世後,人們紛紛總結、研究戰國時代的戰爭經驗,軍事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繁榮興旺景象。

  各式各樣的流派,讓人眼花繚亂。

  在這諸多的流派中,頗有名氣的便有甲州流兵法、北菜流兵法、越後流兵法、山鹿流兵法、長沼流兵法、風山流兵法、合傳流兵法——以上七家便是最為世人所熟知的“七大兵家”。

  其中,流傳最廣、最受推崇的流派,當屬甲州流兵法。

  戰國時代的被譽為“甲州之虎”的武田信玄以《孫子兵法》為思想基礎,創制了甲州流兵法。

  德川家康非常推崇甲州流兵法,其曾被確立為德川軍的正式兵學、指戰思想。

  相傳,這是因為武田信玄曾將德川家康打出心理陰影。

  在元龜三年(1573)的三方原合戰中,御駕親征的武田信玄打得德川家康噴屎——真正意義上的噴屎。

  大敗虧輸的德川家康在倉皇跑路時,因驚嚇過度而在馬鞍上脫糞,拉了一褲子,傳為笑談。

  戰國時代結束後,著名軍事學家、甲州流派的創始人之一的小幡景憲根據武田家的老臣高坂彈正等人的遺稿,加上自己的研究體會編纂成《甲陽軍鑑》一書。

  該書一經問世便引起巨大的轟動,甲州流兵法就此發揚光大。

  此後,《甲陽軍鑑》被譽為“日本第一兵書”,而甲州流兵法也被冠以“日本第一兵學”的美稱,直至今日。

  這個時候,島田魁咧了咧嘴,露出健康的牙齒。

  “甲州流也好,山鹿流也罷,甭管仁王大人是哪一兵法流派的擁躉,我們只管努力訓練、毫不懈怠地精進自身便是!”

  說到這,他停了一停,繼而換上鬥志滿滿的表情:

  “讓所有人都見識一下咱一番隊的厲害!”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附和連連。

  島田魁,生於文政十一年(1828),今年35歲。

  他出身在美濃大垣藩的一個普通武士家庭,原姓近藤,是家裡的次男。

  父親因職務過失而切腹謝罪,不久後母親也過早地離開人世。

  失去雙親的島田魁自幼就分別由母親的親戚半繩家與川島家收養。

  他從小便展現出優越的劍術才能。

  後來,他為了精進劍術而遠赴江戶,入門心形刀流坪內主馬的門下,劍術大有長進。

  起初,他入贅成為商人丹波屋定七方的女婿,但因為他後來在名古屋城的御前試合裡比試劍術時,受到大垣藩島田才的賞識,故被收為島田家的養子並繼任島田家。

  35歲……在江戶時代,這已是即使抱了孫子也不足為奇的年紀。

  然而,島田魁卻尚未成家。

  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這一詩句來形容他的話,可能稍顯誇張。

  但有一點是確信的——他心中的雄心壯志,並未因年歲的增長而磨損分毫!

  就跟無數熱血澎湃的少年郎一樣,島田魁同樣心懷“憑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功名但在馬上取”的夢想。

  為了實現自己的滿腔飽負,他一邊潛心修煉劍術,一邊默默等待大顯身手的機會。

  就這樣——他等來了新選組的徵兵。

  在得知新選組是由仁王統領的、將即刻奔赴京畿前線的戰鬥部隊後,他不帶半分躊躇地前去應徵。

  憑著磨鍊了將近三十年的優異劍術,他被編入精銳雲集、戰鬥力最強的一番隊——這讓他既感驕傲,又覺得意。

  2月1日,新選組正式上洛的那一天,島田魁暗下決心:一定要爬上新選組的高位!一定要在仁王大人的麾下闖出一番名堂!一定要讓自己的名字永刻在青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