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8章 青登的詩才之名滿江戶!遭遇刺殺的青登!【4700】

……

……

在天璋院的暗中推動下,“在大腕雲集的宴席上,青登以一首俳句、一首漢詩力壓全場”的逸話,以裂變效應飛速傳播著,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

一時之間,青登的詩才之名滿江戶。

眾所周知,傳聞這種東西,一個不好就會越傳越偏。

所謂的“三人成虎”,不外如是。

天璋院本只想藉此機會來噁心一下一橋慶喜和松平春嶽。

可慢慢的,民眾的討論重心逐漸轉移到了青登身上。

剛開始時,還只是說青登文武雙全,既能舞劍又能作詩。

沒過多久,內容就更迭成了“青登有著超群絕倫的詩才”。

然後,“超群絕倫的詩才”變成“跟曹植一樣,有著‘七步作詩’的本領”

這還沒完!目前的最新版本,已經把青登吹捧成了比曹植還牛逼的“零步作詩”!是一架能夠無視時間和地點地不斷產出優秀詩歌的“無情產詩機”!

興許是因為青登在江戶民眾心中有著太高的地位了吧,所以江戶的市井百姓們都樂於將各種離譜的設定、事蹟套到他的頭上,而且還真的信以為真,覺得“雖然這種事情很離譜,但若是仁王所為的話,那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熟悉青登的人都知道,這些不過只是可笑的無稽之談——除了木下舞、總司和艾洛蒂。

戀愛腦的木下舞,對青登抱以無條件的信任。只要是讚美青登的傳聞,不管其中的內容有多麼誇張,她都會下意識地信以為真。

總司不懂詩歌,連漢字都認不全的她,並不清楚“步成詩”都是些什麼概念。

至於艾洛蒂,她就是單純的爛漫天真了。

青登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總算是讓她們仨相信他真的沒有“五步成詩”、“三步成詩”、乃至“零步成詩”的能力。

儘管這些傳言很離譜,令人啼笑皆非。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青登所創作的……或者說是他所抄錄的那兩首作品,漸漸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下廣泛散佈開來,江戶的智者們無不對其予以很高的評價,並由衷地相信著——“仁王”橘青登在寫詩這方面,確實是有兩把刷子。

越傳越廣、越傳越烈的“天才詩人”之名,給青登帶來了不少的益處。

最直觀的益處,自然便是進一步地抬高其名望。

當然,要說沒有半點負面影響,那也不是。

簡而言之:本就喜歡、尊重他的人,更加地喜歡、尊重他;本就討厭、嫉妒他的人,愈發地討厭、嫉妒他。

對此,青登不以為意。

對於前者,他深懷感恩。

而後者……隨他們去吧。

若是看我不順眼的話,就儘管放馬過來吧!

打從跟法誅黨結怨起,青登就無時無刻不保持臨戰狀態。

……

……

文久二年(186),&nbp;1月7日——

“蘿蔔,我們走!”

“哞哞哞~~”

一人一牛如往常般疾馳在通往江戶城的大道上。

再過幾天就是就是新年了。

江戶的大街小巷在飄滿年味的同時,也變得蕭瑟了不少。

路人們行色匆匆,或是在忙著購置年貨,或是在抓緊時間地找活兒幹,趁著這最後的幾天,再多掙一點兒錢,爭取過一個好年。

在進入上班時必經的鬧市區後,青登早已看習慣的光景——對他抱有極大敬意的民眾,紛至沓來地擁至其附近——如期而至。

“仁王大人!”

“橘大人!早上好!”

“橘大人!”

……

青登面掛微笑,向著身周的熱情洋溢的百姓們揮手致意。

他並未發現……或者說在這樣的場合裡,根本就沒法發現——一名頭戴遮蔽面容的低沿斗笠,手裡提著一個黑色布包的武士,藏身在密集的人群之中。

此人的視線緊緊鎖定青登的身影,並隨著青登的移動而不斷地變更站位。

這裡乃捱三頂四的鬧市區,到處都是人。

出於此故,青登無法縱牛奔馳,速度勢必放緩下來。

蘿蔔此時的速率,慢得猶如散步中的老太太。

少頃,青登和蘿蔔來到此地最擁擠的地方。

這裡的街道兩側站滿了支著輛手推車,或者直接將商品擺在地上的小商小販。

原本至少能並肩跑6匹馬的寬敞街道,在這些販夫走卒的擠佔下,寬度變得僅剩原先的一半,非常狹窄。

正因如此,這片區域的人流不可避免地變得稠密起來。

蘿蔔那本就很慢的速度,進一步地放緩下來。

武士見狀,立即轉過腦袋,掃視四方。

確認無人注意他後,他悄悄地從懷裡掏出一盒西洋火柴。

抽出根火柴。

“嚓”地擦亮火星。

將燃燒著的火柴塞入布包之中。

緊接著,布包裡飛出無數火星。

武士的整組動作一氣呵成,行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