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夢實 作品

第132章 青登的腰力史詩級增強!尊王攘夷的思潮!【5800】

尹東大藏很熱情、很認真地講說。

近藤極專注、極仔細地聽。一對牛眼直勾勾地緊盯尹東大藏,眼皮連眨都不眨一下,身體無意識地朝尹東大藏的方向前傾。彷彿恨不得掏出紙筆,將尹東大藏所說的每一詞、每一句,盡數抄錄下來。

憑著優秀的口才,尹東大藏很快就把他在接手道場之後所經歷過的各類麻煩事兒,以及他是如何面對這些麻煩事兒的處理方法,給言簡意賅地道了一遍。

就在這個時候,倏然間,尹東大藏突然說出了句除藤堂平助以外的在場眾人,無不紛紛面露訝色的話。

“哈哈哈,回過頭來仔細回想一下,我和這座岳父託付給我的尹東道場,還真是一同歷經了不少風雨啊……只可惜,我志不在育人。遲則五年,早則三年,我就要卸下一場之主的重擔,做回無事一身輕的武士。”

尹東大藏此言一出,近藤立即瞪大雙眼,率先反問:

“嗯?尹東先生,您……要退位,不再掌管尹東道場了?”

尹東大藏微笑頷首。

“我找到了比當一介道場主,還要有意義、還要崇高的事業……或者說是使命。”

“跟這項偉大的使命相比,區區一座劍館,區區個一道場主的身份,根本不值一提!”

“在短期之內,我依舊會履行好身為尹東道場之主的職責,但就如我剛剛所說的,最晚5年之內,我就會退位讓賢,卸下手頭上的一切俗務,專心致志地將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那偉大的使命之中!”

“使命……”近藤勇呢喃,“什麼使命?”

尹東大藏的唇角揚起一絲自豪的笑意,他一字一頓地道:

“尊王攘夷!”

尹東大藏的話音未落,青登的眉頭就霎時皺了起來。

他不著痕跡地繃起全身肌肉,沉聲問尹東大藏:

“尹東先生,你……是尊攘志士?”

也不怪得青登會作此反應。

在親歷過以討夷組為首的那幫瘋子,所整出的那一系列么蛾子後,青登對“攘夷”一詞已有應激反應。

“仁王閣下,您別誤會。”

注意到青登的臉色突變的尹東大藏,連忙擺了擺手,以最快的速度撇清自己與“激進攘夷派”的關係。

“我雖是尊攘志士,但我是正兒八經的志士,不是討夷組那種借大義之名,行殺伐之實的瘋子。”

這時,向來不問世事,一門心思全撲在修殊劍道與吃甜食上的總司,以天真爛漫的口吻問道:

“‘尊王攘夷’?這是什麼意思?”

總司的話剛說完,尹東大藏頓時來了精神:

“問得好!”

尹東大藏挺直腰桿,音調高了幾分,擺出一副教書先生的作派。

“‘尊王攘夷’原是唐土的一句典故。”

“唐土的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霸主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尊奉周天子為中原之主,舉兵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以及南方楚蠻的大舉入侵……”

若用21世紀的時尚術語來形容……那麼“尊王攘夷”就是日本時下的最熱門新詞。

“尊王攘夷”——這句口號因極其突出的泛用性,自春秋戰國之後,逐漸演化成具備複雜含義的政治術語,在中原、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等地區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永嘉六年(1853年),美利堅海軍准將佩裡率艦隊來日的“黑船事件”爆發後,日本湧現出2種思潮:“尊王論”與“攘夷論”。

“攘夷論”很好理解,就是把西方諸夷一個不剩地驅逐出去,讓日本回到閉關鎖國、孤懸於世界之外的狀態。

而“尊王論”……這股思想其實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朔到日本的第一個武家政權:鎌倉幕府時期(1192年—1333年)。

是時,天皇的政治實權首度被武家徹底奪走,從此之後至現在基本就沒有將權力再拿回來過。

雖然在政治上,天皇被邊緣化了,但因特殊的國情,天皇在文化、精神上的影響力一直很強。

這也就是為什麼武家政權換了一個又一個,卻一直沒人去廢黜菊花家族。

因此,受皇室這特殊的精神感召力、文化號召力的影響,日本的歷朝歷代都不缺忠於皇室、想重振京都朝廷雄風的人。

歷史上,在這些朝廷忠臣的協助下,天皇曾差一點點就拿回了治國理政的大權。

“黑船事件”沉重地打擊了江戶幕府的權威。

上至藩國大名,下到普通的老百姓,無數人對江戶幕府的實力、對德川家族是否還有那個治理國家的能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這讓那些信奉“尊王論”的人看見了千載難逢的重塑天皇與京都朝廷權威的歷史良機!

一時間,“尊王論”甚囂塵上。

尊王、攘夷——按理來說,這兩種不論是含義還是主張都八竿子打不著的思想,應該沒可能會產生聯繫才對。

但歷史的發展,有時候就是這麼地出入意料。

想尊王的人也好,想攘夷的人也罷,他們的鬥爭矛頭皆指向同一個目標:江戶幕府。

尊王派的人覺得江戶幕府是竊國的國賊。

攘夷派的人認為江戶幕府是向夷狄卑躬屈膝、連區區夷狄都打不過的廢物。

雖然這2方人馬都看江戶幕府不順眼,但瘦死的駱駝終究是要比馬大的。

現在的江戶幕府,確實是不復當年討平天下不臣,終結戰國亂世的威風,但它再怎麼衰弱,也不是千百來名武士拿著打刀、長槍就能推翻的。

常言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就這樣,政治理想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波人,王八看綠豆——看對眼了。

再之後,某個人物的發言,為這2方人馬的合流,提供了現實的理論依據。

這個人物在當下的日本,還算是小有名氣——他就是如今在位的天皇:統仁天皇。

統仁非常討厭自西洋而來的“夷狄”,他好幾次地催促江戶幕府儘快發動“攘夷戰爭”,要求世襲徵夷大將軍一職的德川家族,儘快履行“徵夷”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