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封號之議

    “隋公,隋公……妙啊!”

    杜如晦細細品味,目光陡然大亮,當即對一臉懵逼的楊遇安講解道:“昔年周武王早崩,其子周成王年幼不堪當國事,武王弟姬旦遂攝政輔國。”

    “其後姬旦誅滅管叔蔡叔等不臣之人,又討伐蠻夷,分封諸侯,藩屏周室,制定禮制,攝政六年而天下大治。時人尊其為周公,與國同號,萬世稱賢。”

    “如今太上皇提議明公以國號自居,這分明是默認明公乃當世周公!”

    “這又是讓我當韓信,又是讓我當週公,沒想到一個簡單封號能搗鼓出這麼多花樣……”

    楊遇安微微腹誹,不過也理解杜如晦為何這般激動。

    因為周公歷來是儒家公認的古代先賢,是無數儒士畢生追慕不及的完美偶像。

    若楊遇安能成為當世周公,這名望的加成,至少在儒生這裡,可比什麼皇叔國公厲害多了。

    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達不到這個效果,楊遇安以隋公自居,不管對內對外,都比較能得到認可。

    厭惡隋室的,可以說楊遇安有撥亂反正,匡扶天下的志向。

    而忠於隋室的,也不會因此認為楊遇安有謀逆之心。

    畢竟史書記載,周公攝政六年後還政周成王,作為臣子品格無可挑剔,堪稱完美。

    ……

    “他楊司空要做當世周公,那李某豈不是成了管叔、蔡叔之流的逆賊!”

    在已經更名“長安”的京師之中,李淵聞得江都使者傳來的說法,當場怒摔酒杯,目露兇光。

    也得虧他沒有當著使者的面發作,而是轉回武德殿後堂方才爆發。

    否則兩邊就要徹底翻臉。

    他怒則怒矣,心底並未失去最後的冷靜。

    不得不承認,江都那邊很懂得拿捏分寸,索求的東西不多不少,正正卡在他李淵承受的底線之上,再多一分便要當場翻臉。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但……

    正因為對自己心思揣摩如此透徹,拿捏得如此精準,反而楊李淵更加感覺氣憤,更加感覺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