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封號之議

    楊遇安本身對封爵並不感冒,畢竟封或不封,這裡不也還都是他的地盤?

    但正如魏徵所言,有“太上皇”這張牌在手,不用白不用。

    而且基於先前分析的同樣原因,東西兩邊承認他封號的可能性極大。

    不過就算不承認也無所謂,還能派兵來打他不成?

    那就各論各的唄!

    總之三家誰也不比誰低一頭就是了。

    於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江都朝堂除了統一口徑改尊楊廣為“太上皇”之外,眾人議論最多的便是關於楊遇安新的封號問題。

    大體上分出兩種聲音。

    其中一種認為可以根據楊遇安的實控地盤確定封號,名符其實,譬如淮南公,楚公,吳公。

    淮南公這個封號被第一時間否掉。

    因為歷來兩字封號逼格就比單字的低一等。

    楚、吳二字倒是大封號,遠的不說,之前李子通就曾先後自稱楚王,吳帝,足見這兩個字的份量是天下公認的。

    但不管楚還是吳,都有偏安一隅的意思,以陳稜為首的江淮本地士族舉雙手贊成,甚至丹陽那幾個道門世家,所謂楊遇安瓊花盟的嫡系人馬,也樂見其成。

    但以驍果、江都投降官員為主體的北方士人卻不能滿意,於是提出另一種思路:不應侷限於江南一隅之地,而應該放眼全天下,立下一個足以跟北方東西二都分庭抗禮的大號。

    楊遇安明白驍果們擔心的是什麼,也樂於滿足他們這一點小小的“精神需求”,所以當即拍板採用他們的提議。

    但事情到這還沒完。

    因為這第二種方案裡依然包含很多選擇。

    總的來說,秦,齊、晉、魏,是所有封號中公認逼格最高的四個字。

    皆因這四國都曾是先秦時期中原的強國,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傳承到後世,漸漸成為一種傳統。

    不少出身高貴的皇族子弟都會優先考慮採用這四字作為封號。

    而說到這裡,楊遇安不得不感謝宇文兄弟幫他除掉了不少宗室子弟,而李子通又幫他除掉了餘下的大批。

    所以現在他選用這四字封號,不會跟內部人有衝突。

    不過內部雖然沒有阻礙,外部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