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置錐於囊

    “這取決於先生的志向。”杜如晦微作拱手狀道,“若先生一心只求江湖逍遙,那便該早早擺出避嫌姿態,拒絕一切楊隋舊族,只與李唐交好。”

    “若先生有更大志向……那當初元德太子的遺澤便是不可多得的立足之本。”

    “代王再不濟總歸是皇族嫡傳。一旦將來時局有變,彼輩身份可上可下……”

    杜如晦說得隱晦,但楊遇安有前世記憶加上一直身處一線,對時局發展洞若觀火,瞬間明白對方暗示。

    杜如晦表面看似替代王找尋盟友,其實是變相替自己出謀劃策。

    看來自己挖李二牆角的“大業”上,差不多可以確定再添一員了。

    於是他深深點了點頭,回道:“克明的意思我明白了。回去以後我會認真考慮的。”

    “此外……玄成說多年與你未見,甚是想念。”

    杜如晦聞得最後這句,目光微微一亮,含笑應道:“杜某也甚是想念昔年東宮故人!”

    ……

    數日後,李淵見城中局勢平穩,便趁熱打鐵,正式擁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改元“義寧”。

    至於原本的皇帝楊廣也沒有立即廢黜,而是改尊為太上皇。

    這本就是他太原舉兵打一開始就祭出的旗號。

    如今天下群雄並起,中原局勢紛亂,急於稱帝並無好處。

    在徹底穩固關中基本盤以前,李淵不希望四處樹敵,所以對北結好突厥,對東結好瓦崗李密,對內則安撫關隴世族。

    總之堅決不當出頭鳥。

    “這倒是跟我經營瓊花盟的思路一樣,廣積糧,緩稱王,在自身根基穩固前,絕不四處樹敵……”

    看到這似曾相識的一幕,楊遇安忽然想到,其實自己如今完全可以遵循這個思路,繼續保持與李唐的曖昧關係,既不真心投靠,卻也不與之對抗。

    對楊侑亦然。

    畢竟關中距離江南十分遙遠,目前彼此之間還遠遠談不上利益衝突,反而有著不少合作的空間。

    “不過李唐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我若找盟友,李大與李二之間隱隱的競爭關係肯定躲不過,這同樣需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