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周侍官

    就在楊遇安小心試探揚子津大營的安全極限距離時,不知不覺間,時間就來到了開皇十四年年末。

    這一年江南並沒有發生什麼值得稱道的事件,反倒是遠在北方的東西兩座都城,發生了一系列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事。

    事情起因源自於關中一場旱災。

    且說,關中地區自秦漢以來,經過上千年開發,水土流失嚴重,產糧能力早就不足以支撐其龐大的人口。

    故而早在開皇四年,隋皇楊堅就下令修建廣通渠,連接黃河,以便從東都洛陽運來糧食。

    只是這對於關中龐大的人口而言仍舊杯水車薪。

    豐年還能勉強維持,一到災荒年,別說平民,就連公卿之流,都填不飽肚子。

    如此堅持到夏末,眼見情況即將失控,楊堅不得不帶著全城百姓背井離鄉,轉移到東邊洛陽安頓,史稱“就食洛陽”。

    說實在的,堂堂大隋天子,平日省吃儉用,居然還要淪落到帶頭“乞食”的地步,實在丟臉。

    大概楊堅也感覺此事晦氣,所以來到洛陽安頓好後,不但自己積極拜神祭天,還鼓勵前朝齊、梁、陳等後人也重新祭祀已經廢絕多時的宗廟。

    天下有災荒,你們這些前朝神仙也得為咱大隋分擔一下不是?

    事情到此為止,暫時還跟富足的江南地區扯不上什麼關係。

    然而某日楊堅在洛陽北邙山祭祀了一圈下來,設宴飲酒之際,伴駕的陳後主,也就是被後人暗諷“隔江猶唱後庭花”的那一位,不知是一時喝高了,還是有心拍馬屁,居然當眾慫恿楊堅去泰山封禪。

    要知在這個時代,封禪儀式有著及其特殊的政治意味,不少歷史有名的皇帝都幹過,譬如秦始王、漢武帝、漢光武帝。

    大有不封禪不是千古名君的意思。

    但與此同時,這又是一件極為勞師動眾的事。

    耗費之大,副作用之多,不少幹過的皇帝后來都直呼後悔。

    所以沒有意外,陳後主這記馬屁是拍到馬蹄子上的。

    楊堅素來以節儉自詡,像封禪泰山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怎麼能做?

    朕不就成昏君了嗎?

    少不了一番義正辭嚴的拒絕。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平息。

    東都群臣不敢再主動提起封禪之事,可遠在千南方里之外的楊廣卻如獵犬嗅到獵物氣味一樣,敏銳察覺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表現機會。

    於是在陳叔寶同學剛剛被批評不久,楊廣同學絲毫不吸取教訓,逆勢上書,懇請父皇封禪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