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章水墨 作品

第五百二十六章 國之根本!

    “如何避免新學成為空中樓閣……”

    思緒流轉之間,天子腦海中,這句話亦是隨之定格。

    很是顯然,要新學徹底鑲嵌入這個時代。

    最根本的,是思維觀念,或者說要從意識形態上扭轉對算數這些小道的輕視。

    而這一點,不管是之前的種種潛移默化措施,還是這一次千金買馬骨,以及最為重要的孔府這聖賢一脈的搖旗吶喊。

    皆是為了從意識形態上進行改變。

    如今意識形態的改變,已然起勢,且愈演愈烈,要想避免出現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事情。

    現實的貫徹落實,也必須提上日程!

    即………如何將新學,從武院工科,擴散至全國!

    顯而易見,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辦學!

    但這個學,如何辦,如何與現有的教育體系,科舉體系,契合到一起,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筆趣庫

    曾經,天子也以為,這個時代,是個愚昧時代,識字讀書,是少數人的特權,知識,也被少數人壟斷。

    但深入這個時代後,他才發現,這些,還是他太片面了。

    就如前明,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對教育極其重視。以“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理念,大興教育。

    前明洪武八年頒發學校貢舉制度,各地方分辦兩種學校,一種是府,州,縣辦理的學舍,即府學。

    名額有定數,每天供應生員飲食,一種是鄉里辦學舍,每三十五家辦一“社學”,生員沒有定額。

    府、州、縣所招收的學生以官員子弟及普通百姓子弟之優秀者、年十五歲以上、讀過四書的為合格。

    科目有經、史、禮、律、樂、射、算等項。每月有小考,大考三年一次。成績優秀者,先送到行省,再選拔最優者送至京師,妻子可隨行,負責一切費用的學成後由天子召見,分科擢用。

    其任用之職務有御史、知州、知縣、教官、經歷、縣丞、部院書吏奏差、五府掾史等。

    至於鄉里學舍之教師,由郡守縣令選擇有學行者擔任之。鄉學亦三年一大考,師生均有升級制度,明朝讀書教化之風,其盛況亦是遠遠超過了唐宋時期。

    只不過,再好的制度,也抵不過時間的消磨,隨著制度的糜爛,官學也幾乎形

    同虛設,明朝的教育體系,也逐漸演變成了官助民辦,即鼓勵民辦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