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章水墨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六章 文武並存的統治階級

    軍事改制的風暴,已然徹底席捲了整個大明,而在這席捲大明的軍改風暴之下,同樣,還有一股早已開始的清流,如如潤物細無聲一般,已然蔓延到了整個大明。

    而這股清流,    便是早就已經從朝堂拉開帷幕的吏治整頓。

    事實上,吏治整頓,從當初崇禎元年的那場京薊之變以後,崇禎手掌大權開始,便已經著手展開。

    從崇禎元年末,到崇禎駕崩,    李修接受朝政,同樣也對吏治之整頓,    未曾放鬆。

    只不過,    不同於軍事改革的手段激烈,吏治的整頓,李修一向極為謹慎,孫傳庭一干主持吏治整頓的文官,更是慎重。

    數次整頓清理京城朝堂,再一點一點的從京城朝堂,蔓延至整個天下。

    朝廷派往各地的督察御史,已經是將整個大明巡查了數遍。

    縱使大都還流於表面,未曾觸及真正的實處,但,從崇禎元年,到現在靖武元年末,    已是過去數年。

    大明之吏治環境,至少大半個北方的吏治環境,儼然已經與以往有了頗大的改變。

    “但……還不夠啊!”

    書房之中,    李修幽幽一嘆,手中拿的,儼然就是督察院彙報的靖武元年巡查彙總奏本。

    稍有改善的糜爛,在財稅改革面前,與事實意義上的糜爛,又有何區別?

    都是不堪用!

    只要不堪用,任何改變,都是無用。

    吏治,想要以量變引發質變,除非是以一個強有力的中樞,十數年如一日的堅持,才有可能。

    但,如今之大明,能有十數年如一日的時間,去整頓吏治嘛?

    顯然不可能。

    縱使,兵事改革徹底貫徹完成,給大明續一波命,但,若是吏治長時間未曾整頓清明……

    最終,大明的結果,    可能就是近乎迴光返照的輝煌,然後便斷崖式跌落深淵,    在漫漫青史,留下一個“大明以強亡”的千古絕唱。

    畢竟,糜爛,是會蔓延的。

    受盡約束,兢兢業業,做牛做馬,是一生。

    不受約束,糜爛腐敗,聲色犬馬,竟還沒有懲罰,也是一生。

    如此對比,蔓延般的糜爛,亦是必然。

    就好比軍戶地位的低下,直接導致了衛所制度的糜爛,亦是同樣的道理。

    好日子,誰都想過,人之本性,便是如此。

    而如今,軍制改革,已見勝利之曙光,財稅改革,已然距離不遠,如此,吏治清明,亦是迫在眉睫。

    畢竟,不久的財稅改革,沒有一個合格的統治階級,是絕難成功的。

    但短時間內,要讓吏治清明,顯然,指望文官這般潛移默化的整頓,是不太可能的。

    李修也從來都沒有將希望完全寄託在文官的自我整頓之上。

    早在崇禎駕崩之前的那一道封賞,便清晰透露著李修與崇禎的佈局。

    那一戰過後,軍功為倚仗,崇禎以近乎遺詔式的封賞,打破了文官治國的格局。

    李修為首的勇衛勳貴,亦是第一次從兵事,踏足的政事一道。

    如李修自己的輔國理政,如徐楓的薊鎮督師,如周遇吉的宣府督師。

    這些,在以前,無疑皆是文官把控的職位。

    毋庸置疑的軍功,再加之崇禎近乎遺詔的封賞,帶來的,便是文官治國的格局,被撕開了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