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門 作品

第八十七章 星空市

    預留出各種公共面積,譬如道路、公園、市政設施、公共設施等,可用於建造居所的面積,也有至少5平方公里左右。

    以不影響舒適度,同時考慮到物資供應能力、現階段工程能力等為綜合考慮,一個新型的第三代滾筒基地,其內部可以供3萬人生存。

    按照一家三口來算,便是一萬個家庭。

    “造吧,造吧。除非能找到第二顆地球,否則,太空基地才是我們人類永遠的家啊。這一天總會到來的。”

    趙長星心中感嘆著,簽發了相應的命令。

    第三代滾筒基地的建造,在人們那超乎尋常的熱情之下,以一種遠超預期的速度進展著。

    趙長星預測到了這種熱情的存在——畢竟第三代滾筒基地是關係到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就算第一個基地的入住資格輪不到自己,第二個,第三個總能輪到,但他沒有預測到,人們的熱情竟然如此之高。

    圖紙規劃在八個月之內完成,後續的建造則只用了三年半的時間。這還是在同期進行著其餘諸多大工程,第三代滾筒基地的建造並未投入太多社會資源的情況之下。

    面對這種情況,趙長星只能感嘆一句“激發了主觀能動性的人類果然可怕”了。

    在入住資格名單的選擇之上,趙長星則沒有太多猶豫。很顯然,參加了之前對深空星遠征的全體人員,連帶著他們的家庭成員,都毫無疑問的應該具有這個資格。在戰爭之中陣亡的烈士的遺屬更是需要妥善安置的重中之重。

    其餘的,諸多為那一場戰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後勤工作人員也獲得了資格,首批駐紮在深空星的工作人員以及第二批人員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還有所有還活著的,獲得過人類政府及戰爭委員會勳章獎勵的人員。

    林林總總算下來,這就是差不多一萬多人了,將近一萬五千人。剩下的一半之中,科學院的科學家們,以及各行各業獲得過獎勵表彰的人員、滾筒基地運行維護人員、集成工廠的工作人員佔去了絕大部分。還剩下最後大約1000多個名額,趙長星選擇暫時留在手裡,準備獎勵給後續得到表彰的人。

    王洛一也因為解決了深空掃描小型天體的一個技術難點而得到了這個名額。趙穎同樣因為在自己的領域之中成果卓著,而有了資格。

    當兩人手牽著手,先乘坐太空電梯到達太空,然後乘坐擺渡飛船泊入星空市——這是第一個三代滾筒基地的名字——的泊位,然後真正看到星空市內部的環境,感受著如同地球一樣的重力之時,兩人再一次緊緊的抱在了一起,眼睛裡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全宇宙最後一個人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