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門 作品

第十三章 里程碑

    大米的儲存面積大了一些,約30平米麵積,90立方米體積的樣子,極限條件下可以儲存大米65噸,差不多也是20年的產量。

    小麥的情況與其類似。

    望著厚厚一疊圖紙,與堆在地上亂七八糟的各類建材,趙長星感嘆了一聲:“什麼也不說了,幹活吧。”

    之後,就一頭扎進了工作裡。

    大豆,大米,小麥三個儲存區的建設又用去了兩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剛好趕上大米與小麥的收穫。於是空蕩蕩的倉庫之中迎來了它們的第一批住客。約3噸大米和1.5噸小麥被存了進去。

    最新技術加持下,這些作物至少可以保存十年,都仍舊還有與新糧差別不大的口感。就算十年之後口感差了,也可以拿去做成飼料,總之不會浪費掉。

    時間慢慢的流逝著,又過了一年多時間,無土栽培車間與畜牧水產養殖車間,還有倉庫終於全都建好了。不過現在,它們還不能全都投入運轉。因為新的自動化營養液調配車間還未建好。

    之前大豆,水稻,小麥的種植所需要的營養液,仍舊來自於一期工程之中的那個小型的自動化營養液調配車間。為了支撐它的運轉,趙長星當初還不得不從人類一號基地維生區之中牽了一根臨時線纜過去。

    但它的產量終歸有限,支撐這三種作物的生長已經是極限,再多就不行了。

    產量更高,更加自動化的營養液調配車間的建設必須要開始了。

    它的框架搭建,內部線路鋪設等用去了約四個月的時間,之後,轉移、連接各種線路,將它們從一期工程的臨時車間接到現在的正式車間,又用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個過程對於作物的生長有些影響,但並不大。

    等這一切都弄完之後,無土栽培車間終於可以全功率生產作物,而等它們生產一定時間,各種作物的果實或者植株有了足夠儲備之後,畜牧水產養殖車間也將隨之開始生產。

    這時候,孩子們都已經七歲了,一個個長得機靈可愛,早就沒有了剛出生之時那種紅呼呼皺巴巴的醜樣子。距離趙長星來到塞德娜星更是已經過去了八年。

    剛來的時候,趙長星27歲。今年都已經35歲了。

    此刻的趙長星相比起八年之前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無非是因為終年勞作,身體精瘦了一些,也強壯了一些而已。

    人類一號基地之中,維生區、倉庫區、無土栽培車間與畜牧養殖車間,還有大型自動化營養液調配車間這五座建築的建成,是整個基地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因為這意味著,自從到達塞德娜星之後,人類終於有了擴大族群的最堅強後盾與條件。從理想條件計算的話,這五座建築,可以年產大豆2.5噸,大米3噸,小麥1.5噸,玉米0.7噸,土豆2噸,雜七雜八的蔬菜就更多了,還有肉類,雞鴨鵝豬牛羊魚等,年產量也在幾噸的量級。

    按照一個成年人在各項副食——譬如水果蔬菜肉蛋奶等——較為充足的情況下,每天需要食用約0.5公斤主食,一年就是大約180公斤主食來計算,此刻人類一號基地所生產的糧食,完全可以供應50名成年人長久的生存下去。當然,人類一號基地之中很長時間都會由幼兒和未成年人佔據多數,這個數量還可以更大一些,100人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