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是福 作品

237 目標阿姆斯特丹

    決戰分出勝負花費不了太多時間,但想要收割戰果,征服土地,卻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梳理。

    哪怕印度大清的統治根基已經被挖掉!

    短短几天的功夫,印度西北就傳開拉合爾戰役的結果,除了少數生女真滿八旗逃兵寧願落草為寇也不投降外,其他各地清廷直轄的城市, 沒有人願意繼續抗衡無敵的大唐帝國。

    滿八旗出身的官員連夜攜家帶口跑路,不是滿八旗的官員則紛紛準備精心的‘禮物’,想要在新主子面前留下個好印象。

    李長青本人他們肯定見不到,但能把過來接受地盤的唐國將軍伺候好了,他們一家老小和財富也能得以保存。

    這可不是清廷治下的官僚們自我感覺良好,李長青在進入印度西北之前,就已經派人四處宣揚, 只要願意向大唐帝國投降, 唐軍秋毫無犯!

    只要有足夠的誠意, 官員留任原職也不是不可以。

    在清軍主力戰敗後,別說是清廷直轄的城鎮,不少印度土邦貴族掌握的城鎮堡壘,也紛紛向唐軍展現足夠的‘誠意’。

    而李長青也十分大度承認他們的自治權和宗教自由。

    唐軍作為入侵者,人數還是太少了,先從名義上征服印度西北地區,獲取正統名義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這個時代的戰爭與征服,往往跟底層平民沒什麼關係,李長青只要安撫好土邦貴族階級就沒問題了。

    理所當然的,忙著接收地盤的唐軍根本沒有時間和兵力去追擊康熙帝帶走的滿八旗主力。

    雅文庫

    初步接收完地盤後,李長青又大肆分封作戰有功,且願意成為小封建主的日本武士,將鄉下村鎮全都給佔了。

    同時, 派人催促漢地,調遣更多的日本武士過來支援, 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漢地官僚。

    如今大唐帝國年年都舉辦公職人員和科舉考試, 一批批基層官吏和有學識的官僚預備役被選拔出來。

    填補大唐帝國急速擴張所帶來的官位缺口。

    雖說漢地的人都不太願意遠赴數千裡之外, 但當官的誘惑對漢人實在是太強了,而戰無不勝的唐軍也讓漢人有足夠的安全感,你不上自然有大把的人願意當官。

    在官本位思想文化濃厚的漢人群體中,想要當官的人如同過江之鯽,數之不盡。

    大唐帝國征服的土地,基本上靠著三個策略統御。

    第一,從漢地選拔漢人官僚在被征服的大城和交通要點建立首府級別的地方官府。

    第二,以日本武士的封地為基礎單位,在直轄領地周邊向外輻射,牢牢控制鄉下村鎮的農業生產。

    保障地方的糧食供應。

    在這個時代,只要不缺糧,就不會出現太大亂子,底層的平民根本沒有國家概念和民族主義思想,征服者刀子夠鋒利,他們又不會被餓死,甭管是說什麼語言的農夫,都不會在意自己頭頂飄揚的旗幟是什麼顏色。

    真正敵視征服者的反倒是貴族階級, 因為征服者奪取的往往是他們的利益。

    所以,對待地方貴族階級, 李長青一直採用拉一批打壓一批的策略。

    甚至只要足夠聽話,可以完全保留那些不太富裕的地盤上,原本封建貴族的全部政治利益。

    在印度西北地區同樣如此。

    李長青表現的跟當初的康熙帝一樣大方,迅速穩定了印度西北部地區的局勢。

    少數作亂的生女真滿八旗很快在印度貴族和唐軍的聯合圍剿下消弭。

    沒有群眾基礎,甚至語言不通的生女真滿八旗,根本沒有打游擊戰的資本,連個浪花都沒翻出來就被殲滅了。

    至於那些拒不配合,連承認大唐帝國為他們宗主老大都不願意的土邦貴族,李長青則採取嚴厲鎮壓措施。

    並且李長青還號召那些已經投誠的地方土邦貴族,每家都需要出兵出糧支持這場‘平叛戰爭’。

    沒錯,李長青恬不知恥的將自己打造成印度西北的正統君主,宣稱唐軍對那些地方勢力的戰爭為平叛戰爭……

    很顯然,李長青深刻領會到了21世紀國際政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