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分兵攔阻

所以大將軍,下官以為我們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先將閻和部接應回長安,兩軍會合後再固守待援,至於槐裡那邊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曹真臉色沉重,微微點了點頭,儘管心中已然認同了顏斐和郭淮的意見,但仍有些不甘心,遂看向其他人問道:「爾等以為如何?」

郭淮和顏斐的官階僅次於曹真,眾人見他二人皆建議放棄槐裡,自是連聲附和。

既然眾人都是一個意見,曹真自是不好違逆眾意,況且他也知道放棄槐裡雖是無奈之舉,但已是眼下最恰當的選擇,遂無力地擺了擺手,道:「既如此,就讓信使回去告訴吳坤,讓他務必守住槐裡,只要堅守十天就是大功一件,十天後援軍必至。」

吳坤畢竟是跟隨曹真多年的心腹,他還無法狠心到在回覆中將其完全捨棄,話中仍然給了吳坤一絲希望。

十天後,無論是弘農的援軍還是張合那邊的援軍都能抵達長安,到時候就有足夠多的兵力去救槐裡。

不過能不能堅持十天就只能看吳坤他自己了,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希望是有,但卻十分渺小。

武功距長安大概有兩百餘里,而槐裡就處在這段路程的中間,往東百餘里就是長安,向西百餘里就是武功,槐裡城雖然說不上大,但曹真就是鑑於它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這才在那裡放了

兩千人馬作為第一道防線。

然而眼下這道防線發揮出來的作用不是很大,並沒有將東進的漢軍擋住為身後的主力大軍備戰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似乎僅僅是起了一個預警的作用。

眼下的曹真一想到這裡心中就是一陣後悔,早知道會是今天這個結果,他是絕不會在槐裡屯駐這麼多兵馬的,不僅擋不住漢軍東進,反而將要白白浪費兩千人馬,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決策失誤,究其緣由實是因為漢軍的動作實在太快,不僅是這麼早就一反常態地主動開戰,打了曹真等人一個措手不及,而且楊清還命騎兵先行出發長途奔襲,使槐裡的魏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包了餃子,頓時讓曹真等人陷入了被動。

反之,漢軍這邊漸漸掌握了戰局的主動,只要再將渭水南岸封鎖住,這個主動權就會變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