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七章 議定伐吳

“眾卿,對大司馬所請之事可還有異議?”曹叡最後一次問道。

群臣聽了皆無反應,曹叡見狀心中有了決斷,正欲下詔,忽聽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不宜這麼快就下決定,周魴歸順一事尚有蹊蹺,發軍南下必須慎重,故臣以為還是讓大司馬再探察一段時間,待情況明朗之後再下詔旨也不算晚。”

曹叡尋聲看去,原來是尚書蔣濟。此公曾在揚州為官多年,熟知東線的地理人物,對吳作戰經驗豐富。

建安十三年曾憑一封書信就將圍攻合肥多日的孫權嚇退,故而深得曹操曹丕父子倚重。曹叡繼位之後也對蔣濟頗為禮遇,去年曾賜封他為關內侯。

見是這位在揚州任職多年的名臣出言反對,曹叡也不由得鄭重起來,冷靜地問道:“不知蔣愛卿何以言說周魴投效一事有蹊蹺?”

“回陛下,臣也說不上來,只是覺得此事透露出古怪,雖然收取鄱陽對我大魏自是極其有利,但這樣一來大軍必須要過江南下,如此深入東吳腹地怕是有些危險啊!故臣以為此事還須慎之又慎。”蔣濟拱手說道。

曹叡聞言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但又想到收取鄱陽郡的美好前景,頓時沉吟不決:“這......”

此時,久未開口的太尉華歆站出來對蔣濟反駁道:“蔣尚書此言差矣,既然說不上來緣由,又何以斷言周魴歸降有蹊蹺。

況且大司馬已對此事探察許久,周魴在信中所透露的軍情機密都得到了驗證,足見此人棄暗投明之心。我大魏若不接納,豈非失了遠人之心?

至於深入東吳腹地也是應有之義,豈不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想獲得戰果,豈能一點風險都不敢擔?一旦我大魏收復鄱陽郡,那東吳腹地就盡在我手,縱然這一戰不能一舉滅吳,料想孫權等輩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說著,轉過身子,又對曹叡說道:“陛下,東吳一滅,西蜀豈能長久?此千載難逢的良機,我大魏絕對不能錯過。東吳所恃對抗上國者無非水師耳,其陸戰絕非王師對手。

若是有了鄱陽郡這個江南據點,我大魏精兵就可源源不斷地渡江南下,到那時我大魏可從容選擇東取江東還是西攻荊州,此不世功業之基,還望陛下察之。”

曹叡微微點了點頭,正欲說話,又見尚書令陳矯出班奏道:“陛下,華太尉說的有理,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周魴既然有心歸降,我朝當傾力接納,不該無端懷疑東吳士人投效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