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征

    王連身為丞相府長史,乃是諸葛亮最為倚重的屬吏,眾臣見他都出言反對丞相親征,當即群起勸道。

    諸葛亮自是知道王連的好意,只是南中平叛非他親自前去不可。自先帝、關君侯喪後,目前季漢國中能夠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只有諸葛丞相一人耳。

    建安十八年,先帝攻打劉璋不順,調諸葛亮率張飛、趙雲等人入蜀作戰,就是這次入蜀成為諸葛亮第一次統帥方面之軍領兵作戰。

    戰績也非常不錯,巴郡、江陽、德陽等益州東部郡縣皆被成功平定,三路大軍與先帝成功匯合,共圍成都。

    至此,諸葛亮不再只是坐鎮中樞、運籌帷幄的執政重臣,也成為了季漢繼先帝、關羽之後第三位能夠指揮數萬人大兵團作戰的統帥。

    先帝駕崩後,季漢軍政大權更是集於他一人身上,此刻他已是大漢全軍的統帥,所以這次南征主帥還真非他親自擔任不可。

    其餘諸臣或是才具不足,或是資歷不夠,無法威服眾將統帥大軍南下,就連另一位託孤之臣李嚴也是資歷地位不夠。

    論資歷李嚴不過是先帝入蜀後才投效的降將,他若為帥,不提趙雲等元從宿將,就是魏延等荊襄之人也不會服他。

    論才能他雖也是文武雙全,但目前最大的戰績是以郡兵五千人擊破盜賊馬秦、高勝等數萬盜賊,其功雖大,但也比不上擊破各諸侯軍的含金量大。

    論地位,先帝託孤時,他雖已官居尚書令、中都護,統內外軍事,職權也不可謂不大,但論尚書令本職也不過只是品秩千石的官位,更何況尚書檯的實權在錄尚書事者手中,而此時錄尚書事的人正是諸葛亮。

    至於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的官職並非先帝將大漢的兵權交予李嚴,統內外軍事不是統中外軍事,這裡的內外實際上指的是永安宮的內外。

    實際上後來李嚴一直駐守在白帝城,統領著留守於此的中軍,就是緣由這個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的差遣。

    而直到建興元年諸葛丞相執政將李嚴擢升為光祿勳之後,李嚴的官位這才晉升到九卿級。

    之所以將他晉升為光祿勳,實際上也是因此職以宿衛宮殿門戶為主,與先前的掌管中軍的中都護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李嚴與諸葛丞相雖同為託孤之臣,但二者之間的地位差距甚遠,並非一籌之距離。只是李嚴心中似乎對此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自以為諸葛丞相第一他就第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