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69章 自薦

    回到自家公房,楊清就命杜均將南中尤其是越嶲郡的相關文冊找了出來,他自信諸葛亮最後還是會同意自己的請求,因此他以為為了不久後的上任自己還是早作準備比較好。

    這些籍冊檔案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完全扭轉了以前楊清對南中的印象。

    他本以為南中諸郡是個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荒涼之地,沒想到通過此次仔細研究他這才知道,原來南中四郡如今不僅戶口眾多,而且除去牂牁郡外,越嶲郡、永昌郡、益州郡皆是資源豐富、魚米富饒之地,盛產金、銀、鹽、魚、丹、漆、耕牛、戰馬、稻米等。

    只是礙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技術落後等原因,這些資源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和開發罷了。

    楊清對整個南中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後,還著重對越嶲郡的歷史經過、人口戶數、山川河流進行了細緻的掌握。

    大漢元鼎六年,漢武帝劉徹派遣大軍出征西南夷,一舉消滅位於西南邊陲的邛都國、笮國,因兩國全境越過嶲水故以其地為越嶲郡。

    此郡治所在邛都縣,另外轄安上、新道、卑水、臺登、青嶺、三絳、會無、定笮、闌、蘇示、大笮、笮秦、姑復十三個縣。武帝時有戶十三萬一百二十,口六十二萬三千四百一十八,戶數人口占去南中大半,當然這個數量包括邛都夷、笮都夷等少數民族的人數,漢夷人數比例大致為五五開。

    如今據最近一次靈帝時的統計,越嶲郡戶數當在八萬左右,人口約三十幾萬人,漢夷比例仍然在五五之數。

    此時比武帝時大為減少,究其原因乃是漢夷兩族百姓逐漸向漢嘉、犍為、朱提等郡遷而去的緣故,當然越嶲郡目前仍為南中戶口最為繁盛之地。

    越嶲郡不僅戶口繁多,而且還有著僅次於成都平原的益州第二大平原安寧河谷。此平原地形獨特,四周高山聳立、群山環繞,河谷狹窄而漫長,使得氣候冬暖夏涼,鮮花遍地,瓜果盛開,有成片的稻田,糧谷富饒。這也是眾多漢夷百姓聚居此郡的直接原因。

    楊清看完文冊圖籍,覺得他日平定叛亂、收復南中之後,定要好生治理此地,免得浪費了如此寶地。不過這些地方雖然資源豐富,但是畢竟漢人少、夷人多,整個南中的文明水平是十分低下的。

    礙於此時生產力的水準,要想開發的多麼徹底是難以辦到的,畢竟後世這些地方也是經濟較差的地區,好在自然稟賦不錯,還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