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43章 農具

    “蒲公,請看。”楊清從懷中拿出兩張帛布遞了過去。蒲元接過鋪在桌上分左右展開,低頭看去,原來是兩張器械圖布,一張似乎是耕犁樣式,另一張好像是翻車樣式。兩張圖他都能看出是何物,但兩者皆與當今正在使用的樣式不同。他摸不著頭腦,只好面帶疑惑地看著楊清,等待對面之人解惑。

    楊清伸出右手指著左邊的帛布解釋道:“先生,此乃清製作的耕犁,因其轅曲,故喚作曲轅犁。”又指著右邊道:“這是清改進的一種翻車,比行之於當世的更加輕巧方便。”

    上任也有半個多月了,主簿的職責已經理清楚,丞相府的工作也適應的差不多了,楊清覺得是該將向諸葛亮承諾的翻車、曲轅犁造出來了。此時還是十月,蜀地的冬小麥還未播種完畢,正好可以用之一試,以便明年開春大規模的運用。

    楊清也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諸葛丞相,諸葛亮很是贊同和支持,當他提出要尋找一位巧匠時,諸葛亮就向他推薦了蒲元。本來楊清是想請諸葛亮或黃月英參與制造車犁的,沒曾想推薦了蒲元,這才讓他想起這位三國時有名的大匠,有蒲元製造當然更好了。

    蒲元聽完楊清解釋,眼露精光,雖然他最擅長的是鑄造刀劍兵器,但農具他也會啊,耕戰之器的作用他不會不明白,此刻聽得有更先進的農具,他急忙道:“還請主簿仔細講講。”

    “蒲公喚我表字明之即可。”楊清乘機拉近了兩人關係,就將翻車和曲轅犁的製作原理和優點詳細地向蒲元道出。

    其實當今世上已有長直轅犁行於世,但這種犁起土費力不說,回頭轉彎也不甚靈活,因此耕地的效率並不是很高。而曲轅犁就是將當前的長且直的轅改為短又曲的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便於調頭和轉彎,而且使犁架變小變輕,從而使人操作靈活,達到節省人力和畜力的目的。

    曲轅犁由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十一個部件組成,相比以前增加了犁評和犁建。農人推動犁評,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曲轅犁的犁箭、犁評和犁建三者結合既可適應深耕又可適應淺耕,而犁壁不僅能破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如此一來精耕細作便可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