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日 作品

第371章 宋江想要被招安

    不過,這總是一個好的開端,只要朝廷能一直保持清廉的政風,大宋終會有太平盛世的一天。

    這一個月裡,除了朝堂和地方的變化之外,護衛軍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首先,為了以後能更多的吸收有用的將才,為將來征討西夏、遼國收復失去的西北疆土和燕雲十六州,以及對抗更為強大的金國做準備,華櫸向徽宗奏稟獲准後,在現有的四廂軍隊上,又增加五廂、六軍,使護衛軍的總兵數達到了二十五萬人,比原來楊戩在時整整多了五倍,已經超過整個禁軍四分之一的數量。

    新增的五廂軍分別為東廂、西廂、南廂、北廂、中廂,除中廂外,其餘四廂剛好與已有的四廂對應。

    新增六軍受華櫸直屬管轄調遣,排列在秦東浩直屬第一軍之後,依次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軍。

    有了多出來的這五廂、六軍,以後再吸收將領,就不愁職位安排他們,如果實在還是不夠,華櫸也還有辦法,但那都是以後的事,短時間內這些編制已經足夠安排。

    其次,護衛軍的編制中出現了風雷炮營,每廂軍各配備兩個營共四百門風雷炮,直屬軍各配備一個營兩百門風雷炮。

    雖然這些風雷炮使用的是石彈,單門炮的威力有限,但如果是幾百門炮同時發射,其破壞力和殺傷力也是很驚人的,尤其是萬人大戰的時候,足以給對方毀滅性的打擊。

    本來華櫸是想用火藥製成火藥彈發射的,但用火藥制彈說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也並不容易。

    首先需要懂得這方面的知識的人來研發火藥彈,不懂得這方面的知識瞎弄,容易出事,目前護衛軍除了華櫸對火藥瞭解外,其他的人都不太懂。

    其次即便有了研發的人,也還需要一個過程來製作、試驗火藥彈,從華櫸繳獲梁山的風雷炮,到孟青河製造出這批風雷炮,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從時間上來說也不夠。

    另外,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發射石彈的炮,跟發射火藥彈的炮,其實是不同的,需要在現有風雷炮的構造上進行改造,這不僅需要時間,而且還需要更好的材料和技術來支持,否則以現有的風雷炮發射火藥彈,很可能炮彈還沒有發射出去,就在炮管裡爆炸。

    正是受制於上述條件,華櫸才放棄了使用火藥彈。

    當然,這個放棄只是暫時的,一旦將來各項條件都具備了,他還是要上火藥彈的,畢竟火藥彈的威力比石彈要大的多,無論是用來攻城,還是野戰,都能給予敵人致命的破壞和打擊,從而減少己方士兵的傷亡。

    最後,孫安也從金陵建康府水軍回來了,把了解的情況向華櫸作了彙報,使華櫸對建康府水軍有了一些瞭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