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七章 松江的冬天不冷





所以日常都可以自己駕著馬車上下班,不過也只侷限於日常上下班了,這日常想要出門消費,或者帶著家人出行一樣得乘坐出租馬車。





為啥?





絕大部分地方都沒地方給你停車放馬啊!





在這年頭的大楚帝國松江城裡,馬肆問題可比後世現代城市的車位問題嚴重多了,沒點真正的硬實力,可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也正是因為養馬貴,馬肆難找,所以導致城市裡的私人馬車數量不多。





反倒是在郊區、農村地區裡私人馬車要更普遍一些,因為馬匹便宜,而馬車這東西如果不追求太高,普通馬車其實也不貴,便宜的十多楚元也能買到。





再不濟,還有一大堆農村裡農民自己拉貨用的普通馬車。





所以大楚帝國裡的交通情況是,城市裡公共馬車,出租馬車多,私人馬車極少,而在郊區以及農村地區裡,公共交通幾乎沒有,但是私人馬車卻是很多。





尤其是一些地形平坦,馬匹也更便宜,同時大規模應用馬耕的北方地區裡,普通的馬車多著呢。





而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地區,馬匹的數量都非常大,這不僅僅是市場的選擇,同樣也是大楚帝國官方極力推動的結果。





因為這涉及到不管是傳統王朝,還是近代國家都非常重視的馬政問題。





這沒有足夠龐大的馬匹保有量,可無法從中挑選出來大量的優秀軍用馬匹。





而隨著楚軍的武器越來越先進,後勤要求越來越高,對馬匹的數量和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





比如重型火炮所需的挽馬,需要體壯力大,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只有大楚帝國裡目前最頂級的役用馬,豐州馬。如果沒有優秀豐州馬的情況下,就只能通過加大挽馬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差距了。





這拉炮用的馬匹,可不是越多越好的,畢竟野戰環境道路條件有限,拉炮的馬匹越多,管理越麻煩。





重騎兵用馬,基本上清一色的遼西馬,這種戰馬乃是大楚帝國裡目前培育出來最優秀的乘騎戰馬,平均肩高達到一米五以上,優秀者可以達到一米五五以上……而重騎兵使用的遼西馬,也都是遼西馬裡的頂級戰馬,平均肩高甚至能夠達到一米五五以上,屬於遼西馬裡的上等戰馬。





之所以重騎兵都能用上遼西馬裡的頂級貨色,那是因為目前大楚帝國陸軍裡,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其實已經不多了。





目前為止,滿打滿算也就只有五個重騎兵團,總數才四千多騎,其中四個還是使用馬刀,穿胸甲的胸甲騎兵團。





至於傳統意義上,穿著全身重甲,手持三米長的騎兵長槍的重型槍騎兵團,只有近衛軍第一騎兵團了……但這也只是表面上而已。





人家近衛軍第一騎兵團,都n年沒穿過一身重甲,帶著三米騎槍上戰場了,這一套東西只在金陵城裡禮儀性的場合裡才玩一玩。





第一近衛騎兵團如今如果外派參戰的話,人家也是穿著胸甲拿著馬刀,揹著十八型騎兵步槍,拉著騎兵炮打仗的!





都啥年代了,誰還跟你玩全甲騎槍衝鋒……我用能打幾千米遠的七十五毫米騎兵炮,再用能打幾百米遠的單發後裝線膛步槍,挨個給你點名不爽啊?





這年頭楚軍的一些完成換裝的楚軍重騎兵部隊,甚至都在糾結,要不乾脆把胸甲也扔掉算了……實在沒啥用啊!





不過不掛怎麼打仗,大楚帝國裡的重騎兵們,使用的都是遼西馬,而且還是遼西馬裡的優秀品種,肩高在一米五五以上……這樣的遼西馬,能不貴嘛!





輕騎兵裡用的遼西馬倒是正常一些,不過也都是肩高一米五以上!





總之不管是重騎兵還是輕騎兵,他們使用的遼西馬都是屬於遼西馬裡的平均水準以上的優秀馬匹……





而遼西馬平均一米五的肩高,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遼西馬的肩高不到一米五……這些稍差一些的遼西馬,最終會流入到民間市場,藉此也是為了攤薄軍方用馬的成本。





軍方為了獲得大量的優秀戰馬,搞各種馬政,最終又反哺到了民間馬匹市場上,最終讓民間裡出現了大量的優秀廉價馬匹。





因此目前大楚帝國的民間市場裡,普通民用馬匹,其實不貴,真要說起來,孫旭都買得起……





可惜,他養不起!





所以私人馬車或者自行騎馬這些,孫旭也只能是想一想而已。





現實情況下,當見不到出租雙輪馬車後,他也只能和孟小姐一步一步冒著風前往西門街。





孟小姐也沒在意,反而還主動說步行過去,大冷天的走兩步還暖和一些呢。





孫旭想也是,畢竟距離不算遠,正常步行二十分鐘左右就能到,走一走身子也暖。





果然,雖然大冬天的天空陰沉沉的,偶爾也會有輕輕的寒風颳骨而過,但是一邊走著一邊和孟小姐聊幾句。





聽著孟小姐那輕柔的聲音,孫旭甚至都覺得出門的時候穿得太多,以至於都覺得一些燥熱。





松江的冬天,似乎也不怎麼冷的樣子!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