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一十一章 聯合收割機

這對於一個新佔領的地區而言,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了。

有了這五萬人打底,再加上軍方的大力支持,他們也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擴張了。

為什麼想要前期的基礎人口?

一方面是就地解決糧食問題,總不能一直從本土或其他地方運輸大量糧食過來不是。

另外一方面是擁有充足的移民人口後,才能夠挑選出來的足夠的青壯編為民兵,然後進行驅逐擴張。

就和當初在馬六甲一樣。

大楚帝國在馬六甲省的殖民擴張是怎麼做的?

先是動用主力正規軍,對當地的土著有組織實力進行毀滅性打擊,不管是土著國家政權還是部落,又或者是什麼大地主之類的,只要是有組織勢力都屬於打擊範圍之內。

用主力正規軍徹底的摧毀當地的有組織抵抗後,大量移民會進入當地開闢村級、鎮級定居點,這些定居點會設立民兵隊進行自保。

這些民兵基本清一色裝備燧發槍以及輕型火炮,正規軍行動的時候,這些民兵隊會配合軍方行動。

平日裡民兵隊為了自保,避免定居點被土著襲擊,也會主動出擊,驅逐肅清周邊地區的土著。

這樣的一個定居點不僅僅可以自保,還可以控制周邊地區。

並且這樣的定居點會非常多,並且是沿著主要的河流、道路一個連著一個,逐步從港口向內陸延伸。

最終把大部分適合居住,耕種的地方控制住,至於原先的土著們則是在這個過程裡逐漸被驅逐。

到了承順二十五年的今天,馬六甲省裡的大楚帝國移民已經有了三十萬之巨,幾乎完全控制了馬六甲省內的主要河流沿岸以及主要道路。

並且因為馬六甲省內的移民開發已經很成熟,安全性也遠超其他殖民地,因此雖然停下了所有官方移民,甚至自費移民也沒有補貼了,但是依舊還有大量自費移民陸續湧入馬六甲。

去了就能免費獲得大量的土地,還能免稅好多年,這對於一些貧困之家,尤其是做夢都想著擁有自己大量土地的農民而言,是一個拒絕不了的誘惑。

按照這麼下去,馬六甲省的人口突破百萬人口也不用幾年了。

假以時日,馬六甲省將會成為和關內十八省等地一樣,成為華夏民族生活居住的核心領土。

馬六甲地區的移民擴張政策相當的成功,自然也就成為了其他殖民地學習消防的榜樣。

怎麼學?

很簡單!

先用正規軍對預定殖民地區反覆梳理幾遍,擊潰任何有組織的抵抗。

然後移民們從海邊港口出發,沿著河流、道路建立逐步向內陸建立定居點,並把定居點裡的青壯們組織起來編成歸屬守備司令部所轄的民兵隊。

正規軍和民兵隊雙管齊下,確保移民定居點的安全。

當移民定居點遍佈整個殖民地的時候,也就可以宣告移民擴張的成功了。

呂宋省現在效彷的就是馬六甲地區開創出來的這一系列移民擴張政策。

不僅僅呂宋省這麼幹的,其實大楚帝國在其他海外殖民地基本都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有的規模大一些,有個規模小一些而已,有的手段激烈一些,有的手段溫和一些。

但是本質上不會有什麼變化。

而這些移民擴張的領土,在經過前幾年的經營後,很快就能夠向本土輸入大量的經濟農作物或糧食。

這些經濟農作物也好,糧食也好輸入到本土之後,都能夠極大的減輕本土的糧食供給壓力。

直接的糧食輸入自不必再說。

就算是經濟農作物的輸入,也能夠極大的緩解本土的糧食緊張。

因為經濟農作物這東西也是需要土地來耕種的,而隨著海外的廉價經濟農作物輸入到本土後,本土方面就不用佔用大量的土地去種植經濟農作物,而是繼續種植糧食。

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棉花。

國內紡織業對棉花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之前的時候因為缺乏棉花進口來源,棉花只能依靠自產,並且推動棉花價格走高。

這就讓不少農戶們為了更多的收益種植棉花,而不是種植糧食。

如此一來,棉花產量多了,農戶收入多了,但是糧食產量卻是降低了,同樣的事情還會發生在生絲種植上。

換源app】

一旦形成極大的規模,那麼就會出現棉花吃人,生絲吃人的情況,大體上類似於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羊吃人。

這樣必然會造成本土糧食產量下降,人均糧食下降。

但是隨著海外貿易的興盛,大楚帝國開始大量從海外進口優質的廉價棉花之後,本土的棉花種植規模雖然還是越來越大,但是增長幅度卻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同時海外輸入的棉花價格低廉,這讓一些魚米之鄉的地方種植的棉花成本過高而不划算,進而重新種植糧食。

總體上,大量的廉價棉花進口,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國內棉花吃人的情況發生,避免了大量農田一股腦種植棉花而不是種植糧食。

由此可以看出大量的廉價進口各類經濟農作物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直接進口糧食。

當然了,為了避免國內的農民們收入出現不增反而減少的情況,大楚帝國在本土農業的扶持力度一直也沒有減少,各種水利設施的建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針對農業生產工具企業的補貼和優惠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如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糧食的產量,同時降低了農民種植糧食的成本。

但是僅僅依靠這樣,其實還是不夠,依舊無法解決糧食問題。

要想解決糧食問題,還是需要大面積的可耕地,並且進行大規模化的機械化種植。

這也是東北平原大開發的重要理由。

而趁著高壓蒸汽機發展的今天,大楚帝國也嘗試著推動機械化種植。

承順二十五年夏八月,遼北省松花江畔。

一片平原上滿是青綠色的稻田,這裡是遼北省裡最大的農場,嫡屬於遼華農業公司的遼安農場。

遼華農業公司租用了此地以及周邊地區大量土地,僱傭職業農民進行種植大豆、水稻、小麥以及其他農作物,同時放牧養殖了大量的牛、馬、雞鴨等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