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六百六十五章 安南歸順設省

    這些權貴們也很清楚,如果真的得罪死大楚帝國的話,他們分分鐘度要完蛋。

    甚至,他們都還想要當帝國在安南地區的新狗腿子呢。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現在大楚帝國的高層已經不想要一個狗腿子了,而是想要直接吃狗肉……

    帝國的高層也好,帝國的工業界也好,更重要的是大楚帝國的皇帝羅志學,覺得安南這地方吧,雖然很多地方也不咋地,但是部分沿海地區,尤其是升龍周邊地區還是挺適合種田的。

    這麼一大片的土地如果修建了良好的水利設施,再加上當地良好的亞熱帶氣候和豐盛的雨水,種植水稻肯定出產很多。

    折騰折騰,這地方再怎麼樣也能夠養活帝國幾百萬移民吧!

    當大楚帝國的君臣們露著血盆大口,直接對著安南地區咬下去的時候,那些叛軍權貴們也就傻眼了……

    承順二十年十二月,大楚帝國根據廣寧條約,正式下達了若干聖旨,冊封后黎朝君主為南歸侯,正式宣佈安南地區成為帝國的屬地。

    設升龍省,委任鄭氏之主為升龍巡撫。

    設順化省,委任阮氏之主為順化巡撫。

    同時設立升龍守備司令部,分別由廣東省守備司令部下轄廣寧邊防官徐華通准將調任升龍省守備司令;

    設順化省守備司令部,由南洋守備司令部下轄金蘭灣守備司令趙樹理上校升任。

    此外再設立兩地布政使,這個兩地布政使,自然是清一色的大楚帝國官員,升龍布政使由廣東左參政兼廉州府知府宋守吉升任。順化布政使由廣西右參政,兼管梧州府等地的李凱關升任。

    其他各部官員,基本上也都是帝國從其他地方調過去的,只有部分機構的副職等一些不重要的職務,由鄭阮兩家的一些家臣擔任。

    這些政治上的舉措,都是為了從名義上,合情合理的把安南地區變成帝國的土地。

    從法理上一開始就全面確立,杜絕任何的後患。

    嗯,之前其實明王朝也幹過這事,他們可是名義上把莫朝長期冊封為安南都指揮使,也就是說,明朝長期在名義上擁有安南作為屬地。

    只不過明王朝沒那能力把這個名義上的屬地變成現實!

    而大楚帝國不一樣,帝國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決心把如今只侷限於名義上屬地,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屬地。

    緊隨著冊封,設省等一系列旨意之後,帝國官方在大楚邸報上宣佈安南兩省當地叛軍謀逆,帝國將會派兵進行鎮壓。

    而在邸報刊發這個消息之前,實際上軍方就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準備,並實際上已經和當地叛軍打起來了。

    最先行動的是駐防廣寧的陸軍部隊和海軍部隊!

    海軍方面的南海艦隊下屬的第三海防大隊,即負責北部灣一帶海域的海防大隊,二十多艘近海戰艦、炮艇在十二月十三日的時候,就已經在廣寧進行了匯合。

    緊接著搭載了大批兵力以及武器彈藥等補給,他們後續將會沿著紅河沿江而上,前往升龍地區。

    同時在地面,分別有兩個混成團規模的陸軍兵力,已經兵分兩路直接進軍,其中一路往升龍去,一路沿著海岸線南下策應海軍的海防艦隊。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作戰裡,海軍沒有出動真正的遠洋主力艦隊,而是隻出動了地方巡防艦隊,也就是南海艦隊,作戰的主力是一批近海巡邏艦以及近海炮艦,再加上部分槳帆船什麼的。

    不是帝國海軍輕敵……而是安南南北兩地的水面實力真的很菜,這官方水面力量本來就菜,叛軍手裡的水面力量也只繼承了當地官軍水面力量的一部分,那就更菜了……

    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這海軍是要沿江而上,直接跑去升龍的,這種作戰是屬於非常典型的內河作戰……而這種作戰模式,其實地方的海防艦隊更擅長,至於遠洋主力艦隊,戰艦動不動就大幾百噸上千噸的……現在冒險進入冬天水枯時期的紅河,說不準還會擱淺成為活靶子呢。

    所以,帝國實在沒必要大張旗鼓派遣遠洋主力艦隊過去,抽調一個地方巡防艦隊去升龍就已經很充分了。

    倒是其他地方的沿海作戰,可以派遣遠洋艦隊進行協助。

    就當北方地區的楚軍大量兵力,陸續以廣寧為基地,分別朝著升龍等地進軍的時候,在安南南部地區,楚軍也沒有閒著。

    九龍江府先是派出了一千五百多人與南向北發起進攻,同時金蘭灣軍事基地,也是派出了四千多陸軍兵力以及兩千多的海軍陸戰隊,共計六千多人的兵力一路殺向順化。

    至於其他的幾個沿海小殖民地,因為駐防兵力有限,基本都是選擇了固守待援。

    反正有大量商船以及海軍支援,再加上絕對的武器性能代差以及戰術代差,哪怕是隻有一百多人駐防的小據點,對面不死上幾千上萬人都別指望能夠打下來。

    這也是當代殖民軍隊的一個很典型的特徵,那就是面對土著軍隊的時候,戰鬥力都特別牛逼……

    很多土著國家在攻打西方殖民者的堡壘時,因為武器和戰術上的代差,往往都打的非常的艱苦,除了用大量的人命去堆外,沒什麼很好的辦法。

    南洋一票土著小國打葡萄牙,荷蘭人的殖民據點都差不多一個模式。

    而這個模式,被大楚帝國的軍隊進一步放大……因為楚軍的武器更加先進,彈藥儲備一般也更多,就連堡壘防禦體系都更加完善。

    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在海外的殖民活動裡,還沒有任何一個堡壘據點被土著軍隊正面攻克過的記錄……

    當然了,因為長期的消耗作戰導致彈盡糧絕,然後被迫主動撤離的情況倒是發生過好幾次。

    海外殖民嘛,補給困難的情況下,當地土著如果真心和你死磕,直接把大量炮灰軍隊送到你槍炮下送死,只是為了消耗你的彈藥……

    那麼楚軍對此也是沒什麼很好的辦法,只能是打完彈藥在艦炮的掩護下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