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歷史:黃河成功改道

    高壓蒸汽機,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不過高壓蒸汽機一時半會搞不出來,但是也不影響低壓蒸汽機在工業應用上大展身手。

    畢竟工業用蒸汽機也不是非要體積小功率大的高壓蒸汽機的,只要成本能夠接受,那麼直接玩堆料的方式也能夠搞的。

    而只是單純的降低低壓蒸汽機的製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可比搞高壓蒸汽機簡單多了。

    三大蒸汽機廠商出廠的蒸汽機價格,對比最開始的時候都已經降低了差不多半數了,而且三大蒸汽機廠商的競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甚至現在還只是一個初步上升的階段而已。

    未來一臺十六匹馬匹的蒸汽機,恐怕價格都要拉低到千元以下。

    而隨著煤炭產量的持續增加,煤炭價格的持續下降,再加上低壓蒸汽機的技術也在不斷改進當中,能耗持續降低,未來普通行業,尤其是紡織行業也使用上蒸汽機也是有希望的。

    而隨著蒸汽機的大規模應用,也是讓大楚帝國的工業界的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各種工業產品的成本持續下降,產量進一步提升,極大的豐富了國內的工業產品的應用。

    羅志學估摸著再過幾年,恐怕普通工廠也能夠進入蒸汽時代了。

    水動力工廠,將會隨著時間成為歷史。

    羅志學,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

    不過工業發展是需要時間的,一年兩年都不算什麼,而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為單位去持續發展的,所以一時半會的也急不來。

    而進入承順二十年七月份後,羅志學的注意力也沒放在工商業發展上了,甚至連帶著針對俄羅斯人的北方戰略也是不怎麼管了。

    現在,羅志學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了黃河改道工程上。

    不僅僅是羅志學,實際上大半個帝國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了黃河改道工程上。

    經過持續多年的連續施工,前後耗費數千萬楚元資金,這個過程裡還組織了近百萬人口離開家園,到新地方定居,黃河改道工程終於進入到了尾聲。

    承順二十年六月,黃河改道第三期工程,也就是最後一期工程順利完工,這也意味著黃河改道終於可以進入到最終實施階段:讓黃河改道,經山東出渤海。

    對這一天,羅志學也好,朝中諸多官員,乃至受到波及的數省民眾也好,都已經等待了好多年了。

    七月十三日,御前參務會議上,羅志學在聽取了工程的詳細回報後,最終在會議上批准了對黃河實施改道!

    隨著羅志學的旨意下達後,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的陸軍工兵部隊也是進入了最後階段的工程。

    他們將會在河南蘭陽縣的黃河北岸堤壩進行爆破,引導黃河之水進入預定的新河道,然後再進入山東大清河,最終注入渤海。

    而沿途的新河道,包括大清河都已經提前進行了修築堤壩,清理淤泥,拉直彎曲河道,尤其是在大清河下游出海口一段,更是下了大力氣進行河道梳理。

    同時又設立了大小十多個蓄洪區,甚至把東平縣的安山湖進行了擴容,那周邊的大片低窪地帶都納入了擬定的湖泊範圍。

    等黃河之水抵達後,安山湖的面積將會大幅度增加,有可能變成山東內的第一大湖泊,再不濟也是第二大。

    後續擴容後的安山湖,不僅僅能夠在雨季的時候作為蓄洪區容納大量黃河中上游的河水,以減輕下游也就是大清河的防洪壓力。

    而且還能夠作為秋冬枯水期的時候水資源源頭,持續為大清河,沿途的運河提供水量,保證沿途的航運以及灌溉不絕。

    整個黃河改道工程,不僅僅是為了不讓黃河之水施虐淮河,導致江北,安廬,河南等地大規模的洪澇,同時也是為提升黃河的航運價值、灌溉價值。

    所以,整個黃河改道工程裡,除了大量的防洪工程外,實際上還有大量的灌溉工程,沿途可是挖了眾多的灌溉水渠,引導黃河水灌溉山東大片區域,以提升當地的糧食產量。

    而整個工程裡,實際施工量對比後世的話,其實也不算大,因為大楚帝國採取了擴大擴建降低施工難度的緣故。

    官方把沿途大量的人口進行了遷移,搞出來了眾多的蓄洪區,甚至都打算搞一個大型的人造湖泊……而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地方的。

    怎麼說呢,雨季時期的黃河之水雖然多,但是隻要蓄洪區搞的足夠多,也是能夠馴服黃河的。

    唯一的麻煩就是要遷移沿途大量的人口,這種事放在普通封建王朝里根本做不到,因為這是直接涉及近百萬人口的遷移,最關鍵的是和平時期的話,需要遷移的人口根本就不止百人,而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也就是大楚帝國立國初期,北方地區常年受到天災人禍,山東地區更是頻繁遭到各種天災人禍,當地人口已經不算多,新河道沿途需要搬遷的人口自然也就不算多。

    而且大楚帝國敲定黃河改道工程的時間非常早,老早就開始遷移了。

    要不然的話,如果拖上那麼二三十年,哪怕是大楚帝國國力強悍,也不可能這麼搞。

    畢竟那可能是涉及上千萬人口的遷移,這根本不可能做到。

    有錢沒錢都不行!

    這也是羅志學早早就決定要咬牙搞黃河改道的緣故,因為一旦拖久了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到時候大楚帝國也只能是和明王朝那樣,對黃河-淮河流域進行縫縫補補,然後年年小洪澇,三年一大洪澇。

    過去二十年裡,黃河中下游地區,再加上一個淮河,幾乎年年洪澇,三年就來一次大洪澇,說實話都把羅志學給整麻木了!

    立國初年的時候,尤其是剛佔領江北,安廬地區的時候,那幾年裡一聽到什麼江北以及安廬發生大規模洪澇,羅志學都著急,匆匆忙忙搞賑濟,然後盯著各種水利設施,尤其是洪澤湖防洪大堤等等工程。

    而等到後來,尤其是最近幾年後,聽到黃河-淮河流域發生洪澇,羅志學都是沒什麼心情上的波瀾了,甭管大洪澇還是小洪澇,反正都有一整套完善的防洪救災流程,讓官員們照著做就是了。

    但是你要說他內心上有什麼波瀾,那是真的沒有……哪怕承順十七年的時候黃河大洪水波及數省,導致大面積糧食絕收,數以萬計的人員死於洪水的時候,羅志學都是沒什麼波瀾的。

    這要是放在立國之初那會,估計他都要親自奔赴災區視察,親自指導救災事宜了。

    之所以如此,純粹是被洪水搞的麻木了。

    黃河每年都來一會小洪水,三五年就來一波大洪水,要是一直都這麼驚訝他早成神經病了。

    但是,等黃河順利改道後,那麼過去的這一切將不復存在,至於說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後續大清河這條新河道也遲早會變成地上河,然後導致頻繁洪澇出現的問題。

    這保守也是大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的事了。

    等到那個時候,科學技術更發達,基建施工能力也更厲害,自然會有更好的防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