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六百章 超乎想象的吞武裡戰役

    以前明軍和東擄軍都是這麼玩的……尼瑪每一次楚軍攻打他們的城池的時候,都跟打烏龜殼一樣,不弄上去幾百門可以發射榴彈的火炮以及重炮上去,根本沒法打……

    因為尋常野戰炮根打不動,至少也得十四斤加農炮發射的實心炮彈,或者是用榴彈直接炮擊壓制敵軍兵力。

    只是跑到東南亞來打了一場後,發現對方的城牆不咋地,根本就用不上重炮。

    “這一次遠征暹羅,看來是比我預估的還要簡單一些啊!”

    聶紅雲通過一次攻城戰基本上也算是把地面的情況摸清楚了。

    雖然對面的暹羅軍也用槍炮,而且數量不少,但是使用的都是火繩槍,火炮數量也不多。

    而且這些暹羅軍隊缺乏騎兵,登陸幾天後,他們甚至都沒有遇到哪怕一次規模數百人以上的暹羅騎兵。

    別說暹羅了,就算是緬甸那邊和楚軍之前交戰的時候,也沒什麼騎兵,倒是有象兵,不過象兵這玩意也就看起來似乎很威武嚇人,實際上機動能力不咋地,很難和騎兵一樣迅速機動,不斷的牽制敵軍陣列進而製造機會。

    象兵,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重步兵,這和騎兵的戰術定位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楚軍的槍炮犀利,火力非常強悍,區區象兵在火炮面前也就是活靶子!

    緬甸的象兵在和楚軍的交戰裡,基本沒能發揮出來什麼實際性的作用。

    而大城王國這邊,大規模的象兵暫時還沒看到,但是楚軍也不怕。

    以聶紅雲看來,大城王國的武器裝備水平,大概也就是谷內統一戰爭時期明新標軍的水準,連東擄人都不如。

    火繩槍,少量火炮再加上大量的冷兵器步兵。

    根本不是自家第十三師的對手!

    不說兵員素質這些東西,只說裝備都差了自家一大截。

    如今的楚軍已經完成了全面的換裝改革,不管是甲等師還是乙等師,都是全部換裝燧發槍,編制上也採取統一的三團制。

    不過為了控制軍費以及適應不同的環節,也分很多種。

    騎兵和炮兵這些技術性兵種不說,只說步兵師。

    步兵師裡有甲等師,目前依舊是二十七個,不過這二十七個甲等師裡,並不是所有甲等師都是齊裝滿員的戰備師,目前只有二十個師是屬於齊裝滿員,隨時可以作戰的戰備狀態,大部分都是部署在邊疆,還有少數部署在國內各戰略要地,這些甲等師的兵力基本都在一萬五千人以上。

    還有十七個師雖然也是甲等師,但並不是戰備狀態,武器滿編,但是人員不滿員,不過情況比乙等師要好很多,也是屬於隨時能拉出去作戰,但是戰鬥力差一些的那種,兵力大概在一萬兩千人左右。

    

    乙等師,則是屬於典型的地方守備部隊,為了控制軍費,幾乎不要求機動能力,火炮以及騎兵、後勤等技術兵種縮小規模,並且只保留骨幹兵員,兵力平均在七千人左右。

    因為兵力只有七千人左右,因此乙等師就連步兵部隊也是缺編的,雖然名義上有三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也有三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也有六個步兵哨,每個哨也有三個步兵隊。

    但是都缺斤少兩,人員不足的那種,大部分只是維持了基本的框架,頂多就是搞一個滿編,戰鬥力比較強的步兵哨出來。

    通過戰備、常備、守備三種狀態,大楚帝國陸軍成功的在保有大量師級編制的情況下,成功的對兵員進行了壓縮,也對軍費進行了控制。

    但是人員進行控制的時候,大楚帝國陸軍方面對武器裝備的裝備以及儲備卻是沒有停下步伐。

    燧發槍更是做到了全面換裝,並且開始把早些年服役的燧發槍替換下來封存,最為戰備物資。

    而具體到派遣到海外作戰的第十三師,自然是大楚帝國裡戰備部隊。

    屬於齊裝滿員的那種,只不過武器裝備上和部署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的部隊不太一樣。

    主要是火炮上,主要以部署輕量化的火炮為主,不管是團屬兩斤半野戰炮還是師屬五斤、九斤野戰炮,都是屬於專門的輕量化火炮,炮管比較短,重量要更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