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不要臉的楚蠻子

    緣由就是那艘撞上礁石而沉默的倒黴巡洋艦,這是大楚帝國海軍裡最新的一等巡洋艦,嫡屬於遼陽級一等巡洋艦裡的四號艦復州號。

    這一次損失,直接讓陸軍那邊不懂船隻的人大聲笑話海軍,說海軍浪費了無數錢糧,大把大把的經費造出來的戰艦,都是紙湖的,隨便撞個礁石就沉沒了。

    這麼脆弱的戰艦,回頭要是遇上敵人的勐烈炮擊,豈不是要更完蛋!

    然後陸軍就要忍不住問了,海軍每年拿這麼多軍費做什麼?還不如把錢騰出來給我們陸軍,回頭你們自己隨便摺疊幾艘紙船就行了……

    對於陸軍的這種嘲諷論調,海軍那邊一邊心痛自家的損失,一邊和陸軍對噴:你們陸軍土鱉懂個屁,炮彈要是能擊沉我們的遼陽級一等巡洋艦,我就把這些巡洋艦給吃下去……

    礁石不是炮彈,懂不懂啊!

    然後還怕羅志學聽聞陸軍的廢話後對海軍感覺不好,還特得向羅志學解釋了一番。

    對此,海軍倒是過濾了,羅志學又不用和陸軍一樣競爭軍費,然後來個睜眼說瞎眼的人……

    他羅志學很清楚在這個時代裡想要用火炮發射實心炮彈,然後直接擊沉戰艦,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撞上礁石……那是分分鐘要完蛋!

    光就殺傷力而言,炮彈和礁石的對比,那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對比!

    要知道,這年頭的木製戰艦,正常交戰的時候被敵人的炮彈打中水線以下,繼而導致大量進水那都是常態!

    然而些許的彈孔破損對於木製戰艦而言不算什麼……不像是裝礁石,一撞過去就是一個大口子。

    如果是側舷撞上礁石,那更完蛋,泰坦尼克號就是這麼被冰山撞沉的。

    但是炮彈……就這種直徑不過一百多毫米的實心炮彈,哪怕穿透了水線以下的船體,也頂多打出來一個小洞……管損人員直接拿著木板和錘子,再加上鐵釘,分分鐘就給你臨時修好了。

    你要的,人類歷史上漫長的風帆戰艦時代裡,可沒幾艘風帆戰艦是被敵人的炮彈直接擊沉的……

    海戰中的戰艦損失,往往發生在被焚燬又或者是撞擊事故,而更多的其實是因為跳幫作戰失敗而被俘虜,

    比如瑞典和丹麥爆發的克耶灣海戰裡,雙方六七十艘戰艦相互交戰,但愣是沒有一艘是被直接擊沉的,只有一艘戰艦被縱火後引燃彈藥庫而沉沒,還有兩艘觸礁沉沒。

    而更加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雙方加起來七八十艘戰艦,也只沉沒了一艘,同時有十七艘被俘虜。

    所以,這年頭的海戰,戰艦上裝備的火炮,其實不是用來把戰艦打到破損進水沉沒的,而主要還是為了摧毀敵人戰艦上的桅杆、繩索、風帆這一系列動力結構,只要把敵人戰艦的桅杆打斷了,那麼失去動力之後的戰艦就直接變成一條海上漂浮的死魚了……

    順帶火炮的另外一大作用是給敵艦隊造成人員殺傷。

    所以你可以看見,海軍的艦炮配屬的炮彈除了實心彈外,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鏈彈,葡萄彈,十字彈,縱火彈之類的。

    不過,海軍內部雖然知道情況,知道實心炮彈的威脅不算大,但是復州號撞礁沉沒還是讓他們有些擔心船體的抗沉性。

    為此,他們準備對遼陽級一等巡洋艦後續正在建造當中的戰艦,進行一定的船體加固,以增加抗沉性。

    同時準備在新戰艦的設計中引入更優良的抗沉設計。

    不過大方向卻是基本沒變,只是想辦法增加肋部強度以抗擊外部的撞擊,而不是說直接搞水密艙這些東西。

    總不能因為一艘戰艦的沉沒,就否認整個戰術體系不是。

    戰艦固然可以通過增加水密艙等方式抗擊抗沉性,但是大楚帝國的新式戰艦之所以沒有和福船一樣繼續沿用水密艙,就是因為得不償失!

    用水密艙就無法採用全通甲板部署火炮,而且肋部強度將會嚴重不足,無法承受上層建築更多的重量,水密艙大量採用橫骨架式會導致增加噸位,最重要的是效果還不咋地……

    你要知道,重炮所在的下甲板,通常也就距離水線一米多點……風浪稍微大點就很容易進水了。

    最後,木船和鐵船不一樣,木製船隻無時不刻都在進水,這是木材的特性而決定的,哪怕到二十一世紀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木製船隻需要源源不斷的往外排水,不然啥也不幹都都會因為滲透進水而沉沒。

    眾多因素都導致了,風帆戰艦時代裡,水密艙基本沒啥卵用,或者說得不償失……你用也可以,那就是大船抗小炮,這樣搞出來的其實就是福船,鳥船等傳統中式戰艦了。

    水密艙這東西,需要等到鐵甲艦時代來臨後,造船技術以及火炮升級之後才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在這之前,玩線列炮擊的風帆戰艦不使用水密艙,這是基本原則。

    嗯,只侷限於玩線列炮擊的風帆戰艦,其他不算。

    但是,戰艦是有實際抗沉需求的,那麼怎麼辦?

    大楚帝國海軍的解決辦法就是進一步加強肋部的強度,加強水線以下船板的厚度。

    這也是大楚帝國最近滿世界找優良造船木材的緣故,製造戰艦是用的木材,為了保持強度,往往需要非常高的樹齡,如此才能夠製作出來足夠厚的船板或肋骨。

    不過,大楚帝國海軍的艦政部,也沒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木材上,還放在了其他材料上,比如說鋼鐵!

    鋼鐵的強度遠遠超過木材,如果能夠使用鋼鐵材料取代一部分木材,作為部分主要承力結構來建造船隻,那麼建造出來的船隻強度肯定更好。

    而強度更好,也就能夠把船隻建造的更為龐大,並且搭載更多,更沉重的火炮。

    如此一來,大楚帝國海軍甚至都有可能批量建造三千噸以上的超大型戰艦。

    艦政部的這個想法,很快就提交到了海軍高層,然後隨著新戰艦的設計方案轉交到了羅志學手中。

    羅志學一看,哎呀,這艦政部還挺有想法的嘛,這要是更進一步,不就是鐵肋木殼船了嘛!

    而且這要是繼續再進一步,那就是鐵甲船了啊!

    只是,現在可供艦用的蒸汽機還沒影,也不知道光靠風帆能不能帶動這種鐵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