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式科舉

    會試中試者,因為工作地點為京畿,不採取異地分配原則,但是不得和近親同部門。

    而報考新式科舉,需要新式學歷。

    暫時來說,院試需要初等中學學歷。

    鄉試需要高等中學學歷。

    會試,需要大專學歷。

    後續隨著教育的持續發展,相應的學歷要求也會持續調高。

    考慮到民間還有一批身懷功名的讀書人,因此這一批有功名的讀書人,也會授予不同的學歷,普通生員授予初級中學學歷,廩膳生授予高級中學學歷,舉人授予大專學歷。

    這些人,只侷限於承順元年到承順八年之間大楚帝國所錄取的學子,不包括前明所錄取的學子。

    此外,承順九年後,大楚帝國新式科舉將會不會再授予舊式功名,但是舊式功名依舊可以沿用。

    嗯,基本也就只剩下個名頭了。

    對此,民間的讀書人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畢竟功名這東西在大楚帝國也沒啥特別,至於什麼見官不跪,在大楚帝國裡本來就開始大規模廢除跪禮了。

    而功名的真正作用,還是能參加更高一級的科舉,然後能當官,但是這是在明王朝裡……而在大楚帝國裡嘛……基本上你只要考中秀才,那麼就能直接當官了,雖然只是個從九品的小小科員。

    只有一些野心比較大的讀書人,哪怕是考中了秀才後,也不去當官,而是繼續報考鄉試,最後報考會試,就為了一步登天。

    因此,大楚帝國民間裡,其實遺存有功名,但是沒當官的士子其實不多,但是即便不多,大楚帝國禮教部方面還是考慮到了他們,並作出了妥善的安排,不僅僅保留了他們的功名,還按照功名授予他們不同的學歷,免的以後他們想要參加科舉了,都沒辦法報名……

    這一系列的科舉改革措施,大楚帝國在前幾年就開始試點,醞釀,而到了現在,終於是要到全面鋪開的時候了。

    承順八年十一月下旬,最新一期的大楚帝國邸報上,正式宣告了新式科舉制度改革,並把改革內容詳細刊登在大楚邸報上,朝著全國各地進行分發,以便讓學子們得知。

    新式科舉的頒發,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反對聲音也有,但是也不算太大,至少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因為……甭管怎麼改,但是科舉的核心依舊沒變,那就是為國選材。

    清末時期的科舉改革為什麼那麼失敗,就是因為直接廢除了科舉,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公務員考試跟上,後續的官員選拔,主要是靠遊學選官……嗯,也就是從留學生中選撥,再有就是納捐,舉薦什麼的。

    在當時,一個普通的年輕人想要當官,你只能去留學……所以清末短短几年間,就有數以萬計的學生出國留學,因為去日本留學便宜,所以大部分都是去了日本,最後這些人大部分都變成了革命黨……

    清末的科舉改革,乃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典型失敗案例。

    你讓年輕讀書人都當不了官了,人家可不就得玩造反嘛……

    而大楚帝國的科舉改革,雖然外在形式變來變去,但是變動的主要是制度以及考試內容這些,然而核心的為國選材這一點卻是依舊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