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五百七十章 東北攻勢

    此外這個部落和土默特部等部落關係也不咋地,因此楚軍收復土默特部之後,在漠南蒙古的一系列征戰裡,在大量部落都主動或被動歸順的情況下,科爾沁部卻是依舊頑抗。

    對於這樣的頑抗部落,楚軍方面自然不會放過!

    第三集團軍留下了一個第六軍,朝著北方的科爾沁駐地推進,第四騎兵軍則是配合行動。

    這個第四騎兵軍,就是楚軍之前從朵顏三衛以及周邊其他部落裡徵召的騎兵而編成的,屬於正兒八經的蒙古騎兵。

    而這些蒙古騎兵打科爾沁人,打的比楚軍其他部隊還要狠,至於理由?

    很簡單,帝國已經承諾等幹掉科爾沁部後,其牧場會分發給參與作戰的各部落,至於具體怎麼分,一律按照軍功。

    功勞大,殺敵多就分得多。

    如此,這些被臨時徵召起來的部落士氣可是極為高昂,因為他們是為了未來的生存空間而戰。

    對於這些遊牧民族而言,牧場就是一切!

    有了牧場才能放牧,才能活下去。

    大楚帝國對歸順的部落,採取的政策都是歸化處理,賜給他們固定的牧場,儘可能的讓他們以定牧的方式生存。

    就算無法在某一個城鎮,也要把他們的遊牧路線和操場都固定下來。

    總之不能亂跑。

    在這個基礎上,大楚帝國將會在己方控制的漠南蒙古地區設立府縣行政機構,以把行政觸角徹底的深入到草原。

    而這種情況下,獲得的固定牧場的好壞,大小就很重要了。

    草原雖然地方挺大的,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水草豐美的,總會有好地方,差一些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怎麼分配,就要用軍功以及忠誠說話了。

    軍功不用說,而忠誠怎麼來?

    其他的都是扯澹,要想體現忠誠,最好就是和土默特部一樣,直接把青壯騎兵送到楚軍騎兵部隊裡,編入楚軍騎兵部隊,然後為帝國征戰。

    這麼幹的土默特部落,獲得了極大的好處,直接就被准許融入了帝國,部落首領要麼在軍中從軍,要麼是到金陵城享福去了。

    這能當大楚帝國的官,享受榮華富貴,當一個文明社會里的人上人,誰還他媽願意在草原戈壁灘上風吹雨淋當個蠻夷牧民頭子啊……

    所以,不少歸順部落最終都選擇了和土默特一樣的政策,主動融入大楚帝國社會當中去,鼓勵部落裡的青壯勇士去參軍,然後普通牧民們接受帝國安排到固定地方去定牧。

    而那些部落首領們,要麼在楚軍騎兵裡當軍官甚至將軍,要麼是在定牧府縣裡當個副手文官什麼的,還有的跑到中原繁華之地裡去享福去了,一個個都瀟灑著呢。

    以後,誰要是跟他們說他是蒙古人,人家能給你急……

    而那些被編入了楚軍正規軍騎兵裡的蒙古騎兵們,現在或許還會心懷部落,覺得直接還是某個部落裡的人,但是軍隊就是個大熔爐,待上幾年時間估計也沒人記得以前的什麼部落,只記得大楚帝國了。

    楚軍裡可是有掃盲班的,裡頭不僅僅教導士兵們讀書認字,還會給士兵們灌輸忠君愛國的理念。

    在思想上,楚軍一向來都是抓的很嚴格的,軍內甚至都有軍政官這種專門負責思想工作的軍官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