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五百五十九章 東北開發(9K)

    風帆時代的航海,風險還是極大的,哪怕是專業海軍也經常出現事故,跑海的船隻出海了回不來,那是很常見的事。

    大海無情可不是開玩笑的。

    因此這年頭的海運,除了軍事需求或政治需求這種根本不講究成本,更不講道理的特殊情況外,一般商業海運都是運輸高附加值的東西的,極少會去運輸大宗廉價物資的……

    因為會把褲衩都賠光……

    ――

    在沒有蒸汽機,沒有火車,沒有蒸汽輪船的年代裡,鋼鐵廠的選擇是必須考慮到運輸成本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而遼東呢,這地方有著一個其他地方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既有鐵礦也有煤礦,極為適合大楚帝國的這種大規模工業化鍊鐵。

    嗯,哪怕是大楚帝國的這種水動力鼓風機吹練法,那也是機械化工業生產,和小作坊式的手工鍊鐵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能在遼東建立一座大型的鋼鐵廠,可以就近獲得大量的優質鐵礦以及煤炭,如此能夠讓運輸成本大幅度降低,鋼鐵的成本也相應大幅度降低。

    練出來的鋼鐵或者相應的鐵製品外運也方便,可以直接通過海運運輸。

    鐵礦石和煤炭,這都是工業原料,量大而廉價,有時候其本身的價值都還沒有運費高……

    但是練出來的鋼鐵就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了,哪怕是遼東當地沒有什麼市場,但是通過海運到中原地區裡銷售也是有利可圖的。

    所以,遼東巡撫衙門的季德華,在得知遼東,尤其是沉陽一帶有著比較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後,最近幾個月都是琢磨著如何進行開發利用,以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

    只要能夠在遼東搞好,那麼回頭左遷到金陵城當一任左侍郎也不是不行的,在左侍郎的位置上稍微熬幾年,估計也就能夠成為一部尚書,或者是成為權重部的左侍郎,進而順理成章的進入御書房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年,大楚帝國的高層人員晉升規模有所變化,早幾年都是和明王朝一樣,地方巡撫的地位是弱於侍郎的。

    因此那個時候大楚帝國的巡撫再往上升,就會進入京畿各部成為右侍郎,品級不變,還是從二品。

    但是大楚帝國和明王朝不一樣,明王朝只有六部,但是大楚帝國的文官系統的部級機構,卻是有十幾個之多。

    怎麼說呢,尚書的含金量有所下降,侍郎就更不用說了。

    作為對比,巡撫作為封疆大吏的實際權勢卻是不小。雖然沒有了軍權,但實際上大楚帝國的巡撫作為名正言順的一省主官,其實際權勢還得到了提升。

    因此承順五年開始,羅志學就調整了高級官員的晉升規則,工作能力出色的巡撫直接一步到升遷為權重部門的左侍郎或普通部門的尚書,或同級別的右都御史等職務

    同時選撥一一權重部門的右侍郎、普通部門的左侍郎外調到地方當巡撫。

    這樣一來,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巡撫的政治地位。

    以往的時候,按照升遷順序進行排序的話,是普通省巡撫最低,再過來是大省巡撫和普通部門的右侍郎,再過來則是權重部門的右侍郎、普通部門的左侍郎,再到權重部門的左侍郎。

    看似品級一樣,但實際上中間差了好多層!

    現在,則是把巡撫的位置,越過了普通、權重右侍郎以及普通部門的左侍郎,直接抬高了三級,僅次於權重部門的左侍郎之下。

    由此可見羅志學對地方的重視。

    而且他覺得,一個只在京城裡兜兜轉轉,天天勾心鬥角成長起來的部堂高官是沒啥用的,得經歷了京畿,又經歷過地方,並主政過一方的高級官員才能夠充當重任。

    以往是沒這個條件,現在嘛,他打算逐步實行這種新式的官員升遷制度。

    而各省巡撫,就是最好的御書房大臣的後備人選!

    季德華自然也是瞄著進入御書房去的,要不然他也不屁顛屁顛的從繁華京城跑到鳥不拉屎,還冬天特別漫長,撒潑尿都能凍壞鳥的遼東來當巡撫啊!

    要知道在金陵城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工業部的右侍郎了,不敢說權勢滔天,但是在偌大的金陵城裡也算一號人物,政治地位在各部左侍郎之下,超越其他各部右侍郎。

    同時搞工業出身的他在帝國高層里人脈很廣,實際能力也很強,最近也是被不少人視為有機會進入御書房的高級官員之一。

    但是吧……因為他是工業部出身,最早進入仕途的時候並不是什麼走科舉路,而是在襄陽兵工廠裡……

    他最早,其實也就是個襄陽兵工廠裡的中級官員人員,對技術其實也就那樣,他擅長的是各種工廠裡的行政管理工作,一路順風順水的在襄陽兵工廠裡晉升為督辦,這個督辦可是正四品的職務,品級可不低。

    隨後被調往工業部,提一級擔任從三品的某司副司長,在副司長職務上幹了一年多,因為成績突出又獲得了晉升,成為了正三品的司長。

    在司長位置上熬了兩年,順利晉升工業部右侍郎。

    他這升官速度,可謂是極為快速,這也不是特例,一般來說重點培養,工作能力突出的中低級官員都會升的特別快。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他就遇上了瓶頸,想要再往上直接升左侍郎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工業部左侍郎,那可是權重左侍郎,御書房協辦大臣,分管全國工業發展的大老,他距離這個層次還差好幾級呢。

    而且他還有一大缺陷,那就是沒有主政過地方。

    之前在工業部裡升的太快,他還沒來得及去地方當個知府或布政使之類。

    這也是季德華之前極力爭取成為一省巡撫,哪怕是在很多人看來是邊疆,比較危險,同時又因為打仗的緣故,軍方勢力比較強勢的遼東他也願意來。

    這地方雖然危險一些,而且也受到了軍方的極大壓制和干擾,乾點啥都要和軍方溝通一二。

    但是遼東的地位極其特殊,只要在這裡幹好了,把遼東的民生給發展起來,成功的讓遼東成為帝國繼續征服擴張東北的後勤基地,那麼功勞大大的有,他日調回京畿進入御書房也是有可能的。

    如今想要進入御書房可不容易了,除了早期進入御書房的帝國高官外,後面兩三年進入御書房的文官們,清一色都有在地方主政一方的經歷。

    這個主政一方,也不是非得說巡撫才行,布政使、按察使、乃至省督察院都御史,省法院審判官,省稅務廳廳長這些任職經歷也算,再次一些的重點府的知府也行。

    當然了,其中最好的還是巡撫職務!

    在這個職務上幹好了,是能夠一步登天直接成為一部尚書的,次一些也能夠回京成為權重部門的左侍郎,進入御書房成為協辦大臣有望。

    幹不好……那還有啥好說的,後頭一堆人等著上位,幹得一般般,但是也有可取之處的話估計會再任職幾年,或平調繼續當其他省的巡撫,然後自覺滾蛋。

    如果出了什麼差錯,直接滾蛋。

    官場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太可能給你什麼容錯空間的。

    都是一省巡撫了,又不是什麼中低級官員,陛下也好,參務大臣也好都不會給你什麼試錯的機會的……

    畢竟,這不是玩什麼戰略遊戲……幹得不好了影響的是一省數以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民眾生活,甚至影響國家戰略施行……

    你得多大臉,才能讓數以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民眾給你當試錯成本啊?

    想得美!

    再者,帝國上下那麼多正三品、從二品級別的官員都盯著巡撫、侍郎這些實權職務……但是位置就這麼點,你不下臺,人家這麼上臺啊?

    難不成還真的要等到你幹到七十八老死致仕啊……那就太扯澹了。

    所以,幹得不好的情況下,識趣點自己就致仕了,要不然惹毛了大夥就難以善了。

    當然了,羅志學為了避免官員競爭過於激烈,進而影響政務運轉,同時也是為了打消諸多中高級官員們的後顧之憂,羅志學還在各級衙門裡設立了政務顧問一職,沒啥實際權力,頂多就有個彈劾官員的權力……

    主要用來安置沒犯下什麼過錯,但是又無法晉升,同時年紀臨近致仕或者是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繼續擔任高強度主官職務的中高級官員。

    作為相對應的還是官員致仕年紀,傳統上是七十歲致仕,不過大楚帝國裡目前大部分官員都比較年輕,再加上大楚帝國是施行官吏一體化,需要保持極大的官員上升渠道。

    再者年紀太大的官員處理事務的精力也會不足等。

    因此規定,一品為七十歲,二品以及三品為六十五歲,四品以下者為六十歲。

    這個年紀為上限,到了年紀裡除非特旨恩准,否則一律致仕,不管你願不願意……

    致仕後,也按照傳統給予致仕後的俸祿,三品以及以上者,致仕後發放八成俸祿,四品及以下發放六成俸祿。

    基礎俸祿以當地同級別官員基礎俸祿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