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津防線

    天津城內以及周邊,是大片的明軍營寨以及修築的各種防禦工事以及火炮陣地。

    七萬多大軍以及數萬民夫彙集在這裡,自然是不可能都縮在天津城裡的,而是遍佈天津城外圍,圍繞著天津城,明軍形成了一條大約寬六千多米,縱深三千多米的密集防線。

    在這個密集防線裡,扼守封鎖了京杭大運河以及直沽河通往幽州城的通道。

    同時又利用多個高地構築了多個炮臺、堡壘於一體的要塞。

    眾多起伏的地形之間,還構築有胸牆、壕溝、部署大量的短袍所用的小炮位。

    眾多壕溝堡壘之間,還有大量的距馬等障礙物。

    圍繞著天津城,明軍是打造出來了一個龐大的野戰堡壘。

    這種堡壘體系,明顯是吸收了之前明軍在南方作戰的時候,各新標軍裡的防炮工事體系,同時又帶著遼東邊軍很熟悉的堡壘模式。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

    整個防線的核心並不是什麼堡壘,壕溝這些東西,而是火炮!

    尤其是七十多門長身管的火炮!

    這些火炮被分別部署在不同是炮位上,並形成了多到的交叉火力,再結合超過千門各種亂七八糟的小口徑短管火炮,這些火炮足以封鎖整個戰線。

    如此強悍的火力,明軍哪怕是在遼東都沒有搞過,因為根本不需要……

    就東擄的攻堅能力,明軍其實都不用部署這種專門針對防炮的防禦工事,就以傳統的城牆為核心,再結合若干紅夷大炮,短管火炮的防禦作戰方式,都能讓缺乏攻堅能力的東擄望而止步。

    之前也好,現在也好,東擄的攻堅能力其實一直都很有限,原時空裡直到崇禎上吊為止,東擄都沒能突破山海關,沿著遼西走廊一路殺過來。

    他們之所以能入關,純粹是吳三桂當了民族叛徒,進而把他們引進來的。

    就事論事的話,明軍之前也好,現在也好,他們在遼東一線的城防體系已經足以對付東擄了,根本用不著和南方各新標軍,乃至現在的洪承疇所部一樣,需要費盡心思構築密密麻麻的壕溝,胸牆,堡壘。

    而這些工事都有一個高度一致的特點,那就是擁有一定的防炮擊效果。

    比如胸牆,明軍構築的胸牆說是牆呢,但實際上更不如說是土堆,明軍基本都是直接把挖壕溝挖出來的土塊,直接就裝在籮筐或乾脆連籮筐都不用,直接就堆積在壕溝外頭,形成突出地面的一個低矮土牆。

    而且你別看這種土牆不起眼,似乎是夠工減料的貨色,但實際上這種小土堆的防禦效能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防禦中小口徑實心炮彈的時候,其鬆軟的土層能夠有效的吸收實心炮彈的動能,避免各種跳彈。

    而胸牆背後的壕溝,往往是挖到比較深,同時也不會太寬敞,並且在部分壕溝還會加上以木為支撐,頂部覆蓋泥土的頂蓋。

    這些壕溝之所以這麼搞,也是為了防炮,不過防的就不是實心火炮了,而是楚軍裡的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