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小君 作品

第兩百七十一章 元宇宙的大餅

    所以由於技術的限制,在看得見的年代裡,類似於綠洲那種神仙體驗的虛擬社會離我們還很遠。

    但是以去中心化為理念的各種元宇宙平臺正在崛起,這些平臺雖然在虛擬感官上做不到很炫酷,但是正在以數字貨幣和nft的方式吸引人們入場,至於這些人進去以後是未來元宇宙的開創者,還是擊鼓傳花遊戲的接盤俠,那就不好說了。

    其實和虛擬世界比起來,更應該把努力的方向指向星辰大海。

    無論是黑客帝國還是頭號玩家,骨子裡都表達了對虛擬世界的批判,只要看電影裡真實世界的灰暗破敗和虛擬世界裡的富麗堂皇就能知道並不提倡大家在虛擬世界裡沉浸。

    畢竟虛擬世界再好也還是個夢,吃喝拉撒這些剛需還得在現實世界裡解決。

    而且虛擬世界很有可能會形成反噬,有一部分在虛擬世界裡風生水起的人可能會在現實世界裡要求他們的主張, 畢竟說到底現實世界的基石也是共識,如果把虛擬世界裡達成的新共識挪到現實世界,一樣能夠產生顛覆性的改變。

    至於現在元宇宙的概念在全世界都越來越熱,幾乎所有人都在闡述自己對元宇宙的理解和展望,從科技、財經大佬到b站、youtube紅人。

    社群媒體龍頭facebook為元宇宙改了名字“meta”,gpu巨擘英偉達ceo為了元宇宙發佈自己的虛擬形象“toyme”,可見,現在如果不多說上幾句元宇宙,似乎就沒有走在時代的前端,上一次出現類似的熱潮,是幾年前的“區塊鏈”,再上一次則是二十多年前的“.com”……

    facebook的元宇宙,zuckerberg介紹,是每一個用戶都以虛擬形象出現在facebook的應用上;而英偉達的元宇宙,黃仁勳介紹,是每一個應用都建立在英偉達的處理器和sdk上。

    谷訐

    或者借用區塊鏈的概念,facebook和英偉達的“元宇宙”都是自家的私有鏈。

    私有鏈的問題,就在於其封閉性或中心化,也就是用戶所處的元宇宙是構建在某一個企業或系統之上,而企業或系統對元宇宙有著絕對的控制權,用戶的元宇宙深度依賴於企業或系統。

    這也是最初始階段的第一重元宇宙。

    畢竟元宇宙是構建在始終在線的互聯網上,通過vr/ar設備,以虛擬形象所組成的平行數字宇宙。根據這樣的技術定義,元宇宙可以是像遊戲《第二人生》或《我的世界》這樣與現實宇宙具有明顯差別的形式,也可以是像電影《駭客帝國》或《一級玩家》這樣沉浸式體驗的形式。

    實際上,很多人都對沉浸式元宇宙的前景抱有質疑,理由是電影中所呈現出來的沉浸式元宇宙在技術上無法實現,而且人類具有非常強大的自制力,不會遁入遊戲而無法自拔。

    首先,“技術上無法實現”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或者說是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成立,隨著科技基礎的不斷完善和提高,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畢竟,十幾年前,誰能想到智能手機開啟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三十多年前,誰能想到人類千萬年構畫的世界地圖轉瞬變為地球村?五十多年前,誰能想到每一個人家裡都可以擁有媲美“阿波羅11號”登月的計算力?兩百多年前,誰能想到人可以比馬跑得快?

    所有揶揄技術想象力的人,最後都成為了笑話。

    其次,人類在遊戲面前的自制力則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人為什麼喜歡玩遊戲?

    有人說並不是在逃避現實,而是一種本性使然。

    那麼,人的本性難道不是趨吉避凶嗎?難道不是好逸惡勞嗎?人喜歡玩遊戲,不是想通過遊戲去體驗現實無法存在的經驗嗎?

    有人仍會堅持認為,玩遊戲只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絕不會沉溺其中!

    這樣的觀點,就不值得反駁了。

    所以,從長期看,技術與人性都具備深度沉浸在元宇宙的可能性,不要簡單以目前的水平去想象未來的元宇宙,認為任何人都不會分不清那些像素化的虛擬形象與現實的人類,當算法算力、圖形圖像以及傳感器等各領域都發展到超高水平時,元宇宙的環境構建就像是夢境一樣真實,甚至會比夢境更加真實,因為任何些微的觸感都會通過電信號、反饋到人的神經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