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小君 作品

第兩百二十六章 區別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ps:說一下啊,我感覺陷入怪圈了,不知道寫什麼了,想往神豪文轉變,但是又有點怕,寫日常又怕太水……真的很難,主要上架以後發展的太快了,本來沒想寫那麼快的,但是……哎,頭疼。

    ……………

    在《富爸爸,窮爸爸》裡,有句話特別感慨。

    就是窮人和富人都會買奢侈品,窮人往往用他們每個月的血汗錢購買,那是本應該用來投資或者留給他們的子女的財富。

    而富人則是用他們所產生的資本購買。

    所以結果就是窮人購買了奢侈品後確實讓他們看上去富有了,但他們隨即進入了債務危機。

    每月的工資用來償還債務,並繼續貸款,他們進入了惡性循環。

    一般情況下,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資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視野的人則是會把錢攢下來,買那種可以帶來流水的東西。

    因為能帶來流水的東西叫資產,然後花資產帶來的錢,因為那個收入算被動收入。

    而且窮人消費和富人消費差距很大。

    以前德意志的一個頂級房地產商有個言論特別有意思,他說財富積累到一定時候,錢是花不出去的。

    就是說,你買輛豪車,車升值了,你買塊手錶,手錶升值了,你買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過消費來消滅錢,這可能就是有錢人生活的枯燥之處吧。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這類資產消費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得很。

    最基本的一點,這些年慢慢地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如果買幾套房子,然後坐著當包租公那該多舒服,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麼做到?

    這個問題首先最難的就是需要大筆的啟動資金。如果慢慢攢錢的話,估計得攢到天荒地老才能攢出來房子的首付,因為賺的錢不夠多。

    對於大部分窮人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錢不夠花,怎麼攢錢買資產?

    有人說可以借貸嘛,但是流水少的情況下,大槓桿借錢幾乎是找死。

    更讓人鬱悶的是,窮人信用都不行,借不到錢,或者借錢成本太高。

    這裡說的信用不是生活裡說的那個信用,而是銀行對你的信用評級。

    窮人評級低,銀行要麼不借給你錢,要麼利息高得很。

    這件事對於那些有條件但是消費觀有問題的人是一個非常好的啟發,但是對於真窮人來說,幾乎無解。

    因為明知道當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舊只能這樣走,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鬱悶的事了。

    當然了,有些人屬於道理都懂,客觀條件導致沒法操作,但是依舊有不少人腦子裡真缺根弦。

    就比如有個研究生畢業後去當村幹部了,他說國家對貧困戶有撥款,但是很多貧困戶並沒有好好地把這部分錢利用起來,不少人到手後隨手就瞎花了。

    他感慨有部分人窮是缺機會,也有部分人真是缺知識,觀念有問題,難以扶起來。

    所以窮和富,真的不是一開始就有分割的。

    有句話非常有啟發性,因為這句話是摘自巴里施瓦茨的《選擇的悖論》一書——就是說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一種缺乏選擇的狀態,大腦潛意識會慢慢認為做任何事都無法改變現狀改變自身命運,於是會進入一種所謂習得性無助的狀態,變得更為消極。

    而且即使情況改變,有機可乘時,也不去行動。這種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會得抑鬱症。

    所以最好要多做選擇,因為當有很多選擇時,自我掌控感非常強大,這樣人可以長期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勢,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

    當然選擇過多的時候又有三個問題,決策需要耗費更多精力,而且選擇後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加上犯錯誤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強。

    如果長期不做選擇,大腦就會變得很消極。

    很多人說自己感覺自己快要得抑鬱症了,其實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時幾乎沒什麼事需要自己選擇,完全是生活逼著你在往前走?